侯夫人把手支在榻桌上,眼角余光都不给他留一点,慢条斯理地往茶杯中注水。
“母亲还在生我的气?”
侯夫人冷哼:“什么气,什么母亲,你还把我当母亲看?”
“母亲言重了。是儿子不孝。”言语间诚恳有余,但丝毫没透出妥协之意。
苏苏在锦帘后听着,都能想象出侯夫人此时逐渐恼怒的神情,有些紧张地向前走了一小步。侯夫人她饮食减半,精气不足,若动了真火必定伤身。
侯夫人却没有继续说别的,她起身从架子上放花瓶的格子中掏出一个小册子,随手翻了翻就朝世子扔了过去。
世子低头翻了两页,斟酌着用词,“母亲若看上了哪处的别庄宅院,儿子都能立马差人去买下,让园林布置的老手来安排院中各处景致。”
侯夫人没急着答话,又喝了口茶,给世子留足翻阅的时间,看他翻得差不错了,才徐徐开口。
“回侯府去有什么意思,儿子经常不在身边,孙子也没有,不如我就待在慈济寺。近来吃斋念经,倒真让我少了尘世杂念。等我真入了佛门,常伴青灯,那时也顾不上身后之事了。你也知道我这人讲究,免不了就要提前给自己安排安排永眠之地。”
随后下巴微抬,接着道:“你看这些当中,哪个更好些,就帮我定下来吧。”
闻言,世子身形微僵。屋中气氛顿时凝滞。
苏苏在帘后听得这番话,心中也紧了紧。
过了片刻,世子把那小册子卷起来放回桌上,不疾不徐地坐到椅中,给自己添了茶。
侯夫人看了眼那孤苦伶仃的小册子,有些心虚地把目光又移到他脸上,没忍住抿了抿唇。
世子背对着苏苏坐着。苏苏看不见他的神情,但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和先前不同的些许意味。
“母亲在慈济寺住着。恐怕是不能替我求得姻缘的。”
侯夫人原本半熄的气势又重振旗鼓,她瞪着他,带着几分气,随口就道:“那慈济寺不成。你是说,我换个地方住着难道就成了?”
世子没说话。二人之间出现一小会儿的沉默。
侯夫人结结巴巴,不可置信地问他:“你,你说清楚些。到底怎么回事?若是非要换个寺庙才行,我去哪都成。”
世子默了几息,然后说出了一个名字。随即抬眼看向侯夫人,续道:“母亲应当知道她退亲后暂居何处。”
侯夫人僵硬地点了点头。
“不是我想瞒着母亲。实在是……她还没应下我的请求。”
之后世子又说了些其他相关的详情,侯夫人只呆呆地听着,没再打断他。
世子掩门离去后,苏苏从次间出来。
侯夫人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有些失了主意。
她絮絮地跟苏苏说着从前世子在那位姑娘跟前的异样,好像这样一个个列出来,她才确信自己方才不是听错了。
“……她住在侯府的时候,他时常从外面带些糕饼软点回府,那时我只当是带给他堂妹,顺带给她的。还有,他得闲的时候也不和友人出游了,在休沐时那些公务也不再多看。”
“原来竟是这样。也是,哪有人突然就转了性的。”
侯夫人喃喃念叨着诸样琐事。苏苏从旁听着,也觉得世子大概是爱极了那位表姑娘。
但听着听着,苏苏逐渐品出些其他滋味。
那时的世子,怎么同最近的公子有些相似呢?
第28章 解围
侯夫人慢慢捋清过往隐藏的那些蛛丝马迹, 说得口干,不知不觉饮完了半壶茶水。
“这事我还得好好想一想。他忽然跟我和盘托出,剩下那些准备的招数没了用处……先前还说, 这一辈年轻儿郎里头,就剩他和镇国公府的那位还没个着落。”
侯夫人长吁短叹,而后转头拉着苏苏的手, 说了些心里话:“别人都说我儿子聪慧, 依我看他最是愚钝, 傻里傻气的。早几年跟人家姑娘吐露心事, 哪能等到今天?”
“就算他说动了人家,往后日子还长,他像没长嘴似的, 怕不是连几句好话也说不出来。”
“像你这样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可要找个会疼人的夫君,闷不吭声的哑巴谁能喜欢?休要看上冷冰冰的闷葫芦。”
自侯夫人的院落中出来,苏苏慢慢往回走。
想到侯夫人说的那些话,感觉脸上微热。
徐弘简待人处事上妥帖细致, 分外周到。
他的话属实不多,但也不碍着人喜欢他。他长了那一张脸, 往街上一站, 便能让擦肩而过的小娘子红着脸偷瞧。上元节时他带她出行, 那时便是如此场景。
娘亲过世得早, 没人跟她讲过男女之间情到浓时是何种场景。慢慢长大, 逐渐懂事, 自己知道了要守礼, 进了徐府后更是对主子们维持着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冷淡的状态。
在膳房当差时, 苏苏同管事的多说几句话, 便有人背地里嚼舌根,说她不知羞,凭着一张媚艳的脸蛋勾缠男人。之后她便长了记性,能与人一句说清的绝不多说第二句。
在徐弘简跟前时,苏苏总觉得还有些话没说尽。可往往想不出到底还有什么可说的。
方才听侯夫人絮絮叨叨一大段话,苏苏才明白过来,原来到情投意合之时,是会有说不尽的甜言蜜语。
紫云从前对她千叮万嘱,让她别让男人三两句话骗了。说男人要是一时昏了头,什么都能说出来。
徐弘简清冷自持,对酒色也不感兴趣。苏苏唯一一次见他醉酒,还是他同好友略饮了几杯。就算那时,他也没有出格的举止。
实在很难想象出他失了分寸的模样。
这个念头在脑中一过,苏苏忽然想起上元节灯会,他在明暗灯影下的那句“我只陪着你”。脸上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