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姜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心思却飘向远方。她的身旁,年仅十三岁的李烬正伏案而坐,认真研读兵书。弟弟的脸庞仍带着几分少年的稚嫩,但眼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长安的消息如何?”她抬眸望向崔云舟。
崔云舟站在窗前,望着外头渐渐沉入黑暗的街道,语气低沉:“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出潼关了。”
裴姜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
潼关,乃长安东面的屏障,一旦失守,长安便再无险可守。
“消息属实?”
“军中传来的战报,太原都督府的人已经收到,甚至开始调派军队,但朝廷上下依旧混乱。”崔云舟回头看向她,“太原不会永远安稳,我们必须尽快做决断。”
裴姜沉思片刻,缓缓道:“太原军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即便此刻城中戒备森严,真正忠于朝廷的又有几人?若安禄山的兵锋直指太原,这里的将领怕是也会观望。”
“你是说……策反?”崔云舟若有所思。
“我们不能明着动手,但可以暗中渗透。”裴姜轻轻合上书卷,目光如水般沉静,“此刻的太原军中有不少边军旧将,其中有许多人家眷都在长安,若能让他们明白安禄山的威胁,便可趁机收拢。”
崔云舟点头,随即又道:“但太原始终是圣人的地盘,我们迟早会引起注意。哪怕能拉拢部分军队,也不足以与真正的权臣对抗。”
“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太久。”裴姜看向窗外,眼神透着果断,“荆襄才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地。”
——太原只是暂时的藏身之地,他们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入冬时分,裴姜与崔云舟一行人悄然离开太原,一路向南。
薛眴父子也正式加入了拥护李烬的队伍之中,局势动荡,一行人却满怀激动的心情。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化整为零,以商队的名义分批出发,带着用现银兑换的大批飞钱、珍贵的药材、粮食,以及数十名精锐护卫,一路南下,直奔荆襄。
荆州,长江北岸的重镇,素有“南北咽喉”之称。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商贸繁荣之地,商贾云集,富庶无比。
此刻的荆襄虽未直接卷入战火,但唐军、地方节度使、地方豪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暗潮涌动。
未到荆州,裴姜便让希罗和薛眴父子先行一步,以商贾身份置办产业,在城中开设钱庄与药铺,一方面扩大财力,一方面暗中联络地方士绅与军中将领。
与此同时,崔云舟也打算借机接触那些被朝廷遗弃的旧部,尤其是流亡至此的将领与兵士。
荆襄地区地处长江流域,粮食、药材、布匹、铁器等物资流通极为关键。
裴姜利用商队的名义,大量收购粮食和武器,囤积军资,同时在长江沿岸设立船队,掌控水运。
这不仅让她的商队迅速崛起,也使得她在地方士绅中拥有了话语权。
第69章 :损失惨重
何氏也有点惊讶,随即说道,“铎儿说收到了洛年的亲笔信,说这事是他谋划夺家主之位设的局,还给了铎儿不少钱银谢他帮忙...”
柳氏眨了眨眼,她先是欢喜,儿子没事,随后又觉得不妙,那岂不是平白便宜了李烬!
可她始终还是开心的,李洛年既然安然无恙,那必定很快就会回家,至于夫君,罢了,还是儿子重要些。
裴姜姐弟眼下住在雁雨楼,崔云舟吩咐下人收拾好院子给他们姐弟二人,又贴心的将盘下的商铺和买卖列好清单,交给裴姜过目。
裴姜拿着一本本账册,嘴角憋不住笑意,“多亏小叔帮忙,才能如此顺利盘下李家如此多的产业。”
“就这些足够了?”崔云舟似笑非笑看着她。
“当然不是,会有人将剩下的拱手送来,咱们拭目以待。”她故意卖关子,可崔云舟一下便猜到,那人应该是蒋昊之。
不过他无所谓,反正蒋君难得信守承诺一回,且看看他如何表演便是。
......
李络年被关在这地方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日曹五提着一壶酒来到。
“你不是说几日后便让我离开,这都过了多久了,起码一个多月了!”李络年愤怒地说道。
曹五将酒壶放在桌上,给自己倒了杯酒,抿了一口,笑着说道,“李公子记性挺好的嘛,这是在下不对,外头事情棘手耽误了,明日,明日便能让大公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