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赏花宴上,他帮她引走往冷宫去的朝臣并非巧合,原来每一回有意无意投过来的眼神,也并非只是因为她未来皇后的身份。
从始至终,他什么都知道。
她唇角弯起,款款而立,声线平静。
“既然,一直不曾相认,江寺卿,你现在为何,又要说明呢?”
眸中波澜掩盖,仿佛只为一个单纯的疑惑。
江洄呼吸一滞,额角隐有青筋绷起,瞳孔中裂出痛意,道道割入肺腑。
他克制着,维持着声线,却眼看便要维持不住。
“从前,是微臣无能,无法将娘子接出萧府。
后来,娘子贵为未来中宫,本就因生母乃罪臣之后受人白眼,微臣,怕连累娘子。”
喉间哽着,泪从眼角滑下,萧芫抬手,用手背往上抹净。
“今日坦白,一是储家冤案因娘子提供的线索,辗转寻得当年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
二是因圣上已隐约察觉我的身份,微臣不想,娘子是最后一个知晓。”
说着,他躬身,恭敬奉上掌心之物。
是一块润泽的半玉,玉质比雪还白,裂口巧妙,玉上以繁复的笔触,刻着一个完整的储字,和一半的江字。
萧芫凝视着,想触碰,却忽然情怯,深吸一口气,才探出手,珍重拿过。
将腰间的玉佩拽下,两块半玉合一的刹那,咔哒一声,复原如初。
玉中间的裂痕,此刻看去,便是一条再自然不过的纹路,仿佛与生俱来,妆点出冷然的奢华。
泪滴落下,浸润刻纹,掌心里,好像就是母亲的温度。
无声安慰着:芫儿,没事的,别怕,阿母在呢。
顷刻泪如雨落,萧芫咬唇,忍耐着没溢出泣音。
哪怕血脉相连,江洄于她也到底陌生,她不想在他面前太过失态。
“阿母,她……”
提到储江雪,江洄眸中暖意渐浓,几乎压过了漫天风雪。
“小姑姑,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女子,也是这个世上,待我最好之人。”
或许,哪怕是与江洄接触最多的同僚,也从未听过他以这样的语气说话。
更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如剑般的锋利的人,有朝一日,也会化作绕指柔。
“小姑姑没比我大上多少,幼时储家还在时,父母望子成龙,唯有小姑姑,会担忧我小小年纪承受不住,带着我玩乐放松。”
“后来,家族罹难,是小姑姑不顾自身性命,拼死将我从火场中救出,那时,她也不过刚至豆蔻之年。
逃亡途中,不知多少次,都是小姑姑护住我,从江南至京城的一路,千难万险,历时三年方抵达。”
“可惜,最后一难,萧正清英雄救美,以防万一,我与小姑姑暂时分开。”
泪从江洄面上滑落,他眸光转冷,含着恨意。
“不料,成了永别。”
萧芫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润,眼眸微眯:“英雄救美……这般说,是他先看上了阿母。”
以她对萧正清的了解,她甚至怀疑,所谓英雄救美,本身就是一场捕雀的局。
后来,阿母也确实成了他的笼中雀。
江洄眼梢低垂,琉璃塔的光芒从他发梢透来,映开满眸璀璨。
不知为何,这亮芒晃得她有些发晕。
蹙眉定睛,视线聚拢了些,江洄肃然的面孔复又清晰。
“娘子莫要忧心,之后的一切,微臣会处理妥当。”
萧芫视线落在他眉眼上,想到什么,浅浅弯起唇角。
手中使巧劲儿一掰,合在一起的玉佩又分作两半。
“我自然相信。”
暖玉落在掌心的一刹,江洄诧异,“娘子……”
“嗯?”萧芫眉眼弯起,“表兄既然主动相认,何以还是这般生分?”
话语传入耳郭,渗入心底,汹涌的暖意骤然充斥。
面前女娘冶丽的眉眼胜过漫天风雪,眸光盈盈融化冰寒,潋滟胜春水。
嵌在掌心的玉石,在这一刻,仿佛款款包裹住了魂灵。
将两条彼此本不想干,蝺蝺独行的路连在了一起,绘就了何为血脉相融,何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