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个大宴会,是有不少事要忙的,将名单留在钱夫人这儿,窈窈先出了门,却看不远处,李缮阔步走来。
两人正面迎上,四周似乎有一瞬间安静了。
窈窈眉宇不动,若往常:“夫君。”
李缮看着她,喉间动了好几下,方道:“嗯。”
窈窈走了过去,李缮不由回头,过了一会儿,直到她的身影消失,他才攥紧拳头,沉下眉眼,往东府走去。
见是李缮,李阿婶去沏茶,钱夫人问:“你那巡边的事好了?”
李缮:“查了三座城,算好了。”
钱夫人说:“重阳节,若你无事,还是得参宴的,这可是难得的热闹。”
李缮想到她方才的样子,心道,她原来是在忙这些,看钱夫人手里拿着一份东西,他问:“这是什么?”
钱夫人:“拟好的参宴名单。”
她让婢子拿给李缮:“你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
嘴上是这么说,钱夫人可没觉得哪里不妥,问李缮,也只是想听他夸夸他媳妇。
李缮拿着名单,一个个地看窈窈的字,还是那般隽秀好看,时人常说风骨,他看这字就很有风骨。
突的,他皱眉:“为何不请岳母和大姊?”
钱夫人这才终于发觉哪儿不对,是了,名单上没有顾楼那两位卿家的名字。
她嘀咕:“不该啊,窈窈心思缜密,怎么会弄漏了,许是她也忙坏了。”
李缮手上紧紧捏着那份名单,倏地站起来。
钱夫人还没来得及说一声,他就已步伐快速地出了屋。
第44章 我想劝夫君一句
…
出了东府,窈窈想了想,同身旁新竹、郑嬷嬷道:“我得去看看李家婶娘置办的茶果子。”
郑嬷嬷:“是,要进宾客口里的东西,不能含糊。”
民以食为天,一场宴会办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尤为重要,作为并州首府,李家办的大宴,里里外外都得体面。
原先是窈窈提了方向,钱夫人差人去办,不过李望有心让李家亲戚都沾沾手,钱夫人问过窈窈,就把茶果子之事交给李四娘。
李家的亲戚们和李望、李缮都是远房,原先窈窈北上嫁来时,他们观察着主人家对她的态度,心中所想不一。
不过,打从林氏和方巧娘设计两位夫人,被赶出李府之后,这些亲戚就收起所有心思,日日躲在李府角落,生怕有一天也轮到自己。
窈窈还没来得及立威,李缮已经替她立了。
加之,钱夫人之前和林氏走得近,险些被林氏耍得团团转后,连带着远离这些亲戚,婆母如此,窈窈和他们接触更少,见面的次数一个手指头数得过来。
也因此,窈窈虽要查验茶果子,却不想让李四娘无端受惊,她叫新竹:“你去后罩房同四娘说一声,我们一同看茶果子。”
新竹“诶”了一声。
突的,窈窈和郑嬷嬷听得身后一阵疾速、沉重的脚步声,直朝二人过来,窈窈愣了愣,竟然是李缮。
李缮一路疾走,不带喘气的,他眉间轻轻隆起,目光如炬,手上捏着一份什么纸张,黢黑的眼底,蒙着一层厚重阴影。
窈窈认出,那是她留在钱夫人那的名单。
她垂着眼睫,温和地问:“夫君,有什么事么?”
李缮:“名单里为什么没有岳母妻姐?”
窈窈:“我母亲与姐姐客居此地,不好凑这个热闹,特地同我说,她们当日不出面。”
虽然上党人家,大抵都晓得窈窈把亲人接来李府,但谢家如今在朝廷,位置尴尬,卢夫人和谢姝不好高调。
道理李缮也懂,甚至在她开口之前,他都想到了。
可是,客居,客居。
“客居”二字像凿进他脑海,索性他是个直言快语,道:“既是亲戚,谈何客居?”
他微微低头,想看清她的眼底,语气不自觉地缓和几分:“洛阳那边不是问题,他们也不敢……”
话未说完,后头,新竹唤了声:“侯爷,少夫人!”
李缮的话被打断,心里狠狠打了个突,他沉着眉眼回头,新竹领着一个面善的妇人过来。
那妇人嫁给了李缮的长随刘武,大家唤她四娘,四娘二十余岁,面庞圆润,笑容可掬,在瞧清楚李缮后,赶紧低头。
要说当初这些亲戚找来,李望欢喜接受,李缮却从未说什么,众人见他态度冷淡,也明白他远不如李望好说话。
便是逢年过节,他们也从不叨扰李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