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鸣却皱了眉:“义诊会很累的吧。”
他都不敢想,要是京里的百姓和城外的百姓知晓,大名鼎鼎的姜太医要免费义诊,会有多少人往京城跑。
姜辛夷觉得还好:“就三天。”
他凑到徐鹿鸣耳边:“家里的药材太多了。”
这几年,徐鹿鸣一直用空间给姜辛夷种药材,一些百年份的药材就不用说了,那些一年份,两年份的药材,用上灵泉要不了多久就会成熟。
徐鹿鸣空间堆了一堆。
姜辛夷寻常送礼都喜欢给人送药材,他有太医的身份,又是京里有名的神医,拿这个送礼,不仅不冒失,别人还欢喜得很。
徐鹿鸣想到空间里一堆姜辛夷做实验都用不完的药材,没再多说。
只是晚上去上值前,他搂着姜辛夷亲了又亲,一副好舍不得的样子。说什么义诊,说什么药材多,都是借口,分明就是听说他收了一堆货,想要多帮他吸引一点人气。
不然他在哪儿义诊不好,偏偏要在城门口。
“还不走?”姜辛夷嘴巴都快要叫他亲木了,一个劲地把他往门外推。
徐鹿鸣反手把他搂得更紧,与他唇舌相交:“再亲一下就走。”
“……”
中秋佳节,知晓城里会开宵禁,还会放烟花的老百姓都纷纷往城里涌。
原本冷清了半个月的城门,一下又人满为患,不仅白天有人,晚上也有不少人进进出出。
且老百姓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大名鼎鼎的姜太医会在城门口义诊,不少家里有病人的京城人,从十三日晚就跑到城门口观望,想看看姜太医什么时候出诊。
徐鹿鸣见城门口的人气起来了,让下属们把他们先前收的货物给摆出来。
旁边还给姜辛夷搭了个义诊用的小棚子。
知晓他看病不可能只把脉,听心跳,必要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小检查,小手术。
棚子分为里外两间,外头治病开药,里头放张小床可以做检查,中间用木板隔起来,不用担心走光。怕亮度不够,徐鹿鸣甚至放了三盏煤油灯。
姜辛夷跟太医院的两位院使说好义诊的事儿,来到棚子里检查了一遍,十分满意。跟徐鹿鸣咬耳朵:“有点战地医院的感觉。”
徐鹿鸣扬起唇:“你喜欢就好。”
说完又心疼地捏捏他手:“不要累着自己。”
义诊啊,海量的病人往这儿涌,且有些没病的人听说神医在这儿,也会过来诊个脉,求个安心。
姜辛夷捏捏他脸:“放心吧,累不着我。”
义诊的棚子一搭出来,原本还在疑惑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的老百姓一看,全都心里安定了。
那些家里有病人的人自十四晚就开始排队了。
生怕来的人太多轮不到他们。
十四日晚,徐鹿鸣要上值,姜辛夷看排队的人也聚起了不少,便带着李净慈和姜紫芙两个人给人看开了病。
大部分的病症都是些小病小痛,都不用他们开药,写了方子,自个拿去药铺买药即可。
小部分的大病,在姜辛夷眼里也算不得什么大病,或配药或针灸都能治好,只有很少很少的概率才能抽到sssr疑难杂症卡。
这种病人,姜辛夷就给他留个牌子,告诉他们多少号来京城医署,他会在那里继续给他们会诊。
百姓们一看真是姜太医来会诊,且经他看过的病,真的好得挺快。
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引得更多的人来城门口。
这么多人来排队,光排队也无聊不是。
徐鹿鸣支在旁边的摊儿,不仅卖货,也搞一些抽奖、猜字谜、投壶、套圈的小游戏。
他不赚这些小游戏的钱,十文钱一局,还会附赠一些针线、小肥皂、小蜡烛等玩意儿,让玩的人觉得物有所值。
猜字谜和投壶这些游戏都是百姓们玩惯了的,就抽奖所有人都没有玩过,不少人都跑到抽奖的摊子前,打算抽奖。
徐鹿鸣告知他们:“这个游戏得随意在摊子前买一样物什才能玩。”
好些人便在摊子上随意买了些物什,再去抽奖。徐鹿鸣的抽奖箱子里没有空的,全都有奖品,有些人运气好,抽到奖品就可以走了。
还有好些人抽到的则是“优惠券”。
大家不明白这个优惠券是什么意思,纷纷问徐鹿鸣:“店家,这个券有个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