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重阳不吃饺子,这是上马饺子。上马饺子下马面,是祝福,是送别。
他拾起秦灼使的那双箸,挟了一个在口。冷的,总觉得还有点发酸。咽下去,却又腥又甜。
咀嚼这个饺子累得萧恒精疲力竭,只想躺一躺。他便往榻前走去,一低头,却瞧见秦灼的软履停在榻边。
和他的一块儿。
一只安安分分,一只偏踩着他的一点后跟,似一个人总不老实的脚趾。
他从榻边坐下,将两双鞋摆成一对,又觉得歪了,左挪一点,右靠一点,总是不尽意。好在他有耐心,也有时间。今日摆不齐,总有明日;明日再不成,还有一辈子。
好在,他的一辈子就要完了。
殿外仍倚着阿双,还在做昨日没给萧玠做完的鞋。她隐约听见一阵嚓嚓的响动,似是活埋的人边敲打棺材板,边凄切地叫道:“不要走、不要走……”又仔细听了一会,才辨认出那是股笑声,喜极而泣,听上去像哭。
她无动于衷,只擦了把脸,咬断线头。
***
奉皇七年九月,公南还,温吉北金河而迎之。十月,南秦诏告独立,改易年号“承明”。昭帝未复咎之。
……公不称帝。
第141章 一三五 爱恨
萧恒一夜未眠。
秦灼的大君印和大将军印均已归还。其实也说不上还,一直在甘露殿中,没人收拾罢了。他们本就是无婚无盟,这两件东西和一个萧玠,勉强算个凭证。现在这三样清算完毕,似乎感情也能这么打点清楚。
两枚铜方印搁在榻边,萧恒看了一会,把它们放到膝盖上,摩挲人面似的,一个一个慢慢摸过去。两厢厮磨一会,他抬起大君印,往自己手背上牢牢压下去。又掀底一瞧,皮肉上便黥了几个淡红的篆字。
南秦大君玺。
萧恒看着手背,轻轻笑了一下。
他不知坐了多久,殿外突然响起脚步声。秋童匆匆跑来,说:“陛下,太子殿下没有跟着大君走,和夏相公一块回宫了!”
萧恒像被兜手扇了个耳光,腮颊砰地炸红起来,整张脸却白得吓人。他遽然站起,眼直直瞧着,不敢置信般,眼见萧玠走进来,对他叩首道:“臣拜见陛下。”
他身后,夏秋声也跟从拜倒。
萧恒捺住呼吸,从榻边走下,张开手臂,半跪着搂住萧玠,问:“阿玠,阿爹不是叫你陪阿耶回老家吗?秋翁没有告诉你?”
“秋翁走后,老师又说,阿耶要过几天再走。还是要臣主持秋祭的。”萧玠拥住他的脖子,脸贴着他的脸,小声问,“阿爹,你和阿耶为什么不去观礼呀?臣想你们去的。”
萧恒没有回答,怀里抱着他,眼睛却看着夏秋声。
夏秋声竟然假传圣旨。
那他是知道自己的打算了。
萧恒轻轻拍了拍儿子后背,说:“阿玠累了吧,先回去收拾收拾,阿爹一会和你吃午饭,好不好?”
竹帘子打起了,把萧玠的背影放出去。随即,夏秋声再拜伏地,道:”臣罪该万死。”
萧恒狠狠用鼻子喘气,却是进的多,出的少。他沉沉看了一会,说:“何须万死。”
夏秋声伏地不语。
萧恒用力喘息着,厉声喝道:“来人!”
秋童在殿外等着,闻声进来,开口欲劝:“陛下……”
他只叫了一声,萧恒已双手交错撑在额前,双肘拄膝,脸深深埋下去。片刻后,他挥了挥手。秋童知他怒火平息,也就掩门退下。
沉默。
夏秋声俯身在地,一动不动。
“夏公梧,夏郎君,夏相公。”萧恒终于抬起脸,神态疲惫至极,“我不能处置你。你说的对,这是我的私事,我如果因为阴私滥杀大臣,那算什么?”
他静了静,说:“你走吧。”
夏秋声再次叩首,却道:“臣谢陛下不杀之恩,但臣仍有一问。”
“陛下让殿下南去,是否准备称殿下病逝,叫他永远留在秦地?”
萧恒盯着他不说话。
夏秋声猜测得到证实,不由倒吸口气,声音也急迫几分,“国不可一日无主。臣大逆不道了——陛下一旦殡天,无子嗣继位,天下势必大乱。如果他人登基,不说别的,陛下手中的三大营真的听从新皇调遣吗?他们不会为太子叫屈而反吗?”
“殿下现在能否担此大任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他是陛下的儿子。只有陛下的儿子,才是军方拥立的天子。殿下如果此时之秦,陛下一生心血、十数年收拾的河山,转眼又将毁于一旦!陛下,岂能因私心爱子,抛弃你万万子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