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皇后若是叫废了,李彰武白送一条性命不说,护国公李源百般图谋要护住的护国公爵位富贵也付诸流水。李彰武夫妇虽身死,却是留下了个女儿,李琅,容貌肖似李皇后当年,也是个美人,将将十四岁,正是该议婚的时候,是以李源与唐氏便把眼光落在了赵腾身上。
父子之情不同母与子。母亲爱孩儿与生俱来,而父子之间的感情,因父亲不曾经历十月怀胎,不曾感受过孩子与他血脉相连,就要日后相处中得来。从前乾元帝宠皇三子景明,那也是因为他常去高贵妃那,经常见得着这个儿子的缘故。
赵腾是乾元帝嫡系,比起护国公府这一路的外戚,赵腾自然更得乾元帝倚重,若是琅姐儿能拢住他,赵腾自然偏向皇后一系。他是乾元帝身边人,只要他肯在乾元帝跟前多提提景宁,好叫乾元帝留心着这个儿子。
虽护国公李源与赵腾同殿为臣,从前却极少有往来,是以贸然提着亲事,怕他回绝。故此护国公与唐氏就想由李皇后出面,虽李皇后不好赐婚,可她身为中宫,召见个命妇,请托了她给自家侄女儿做媒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后托人做媒,想君臣有份,想赵腾不敢也不能一口回绝。
就这回事,唐氏与李皇后也商议过几回。李皇后也是见过赵腾的,看他镇日一副冷冰冰的模样,行事又一板一眼,做个臣子倒没什么,拿来做夫婿总是不大合适。且琅姐儿是她哥哥前护国公世子李彰武唯一的骨血,如今正是豆蔻年华,出落得又好看,总觉得不太妥当。因此唐氏与她说了几回,李皇后一会子觉得有理,一会子又觉得不分,摇摆不定。
唐氏看着李皇后依旧迟疑,就从鼻子里哼了声:“赵腾有什么不好?上无父母,下无弟妹,这个年纪了,连个房里人也没有,家里干净得很,琅姐儿一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且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娶着个小妻子,自然多疼爱些。”
李皇后颦眉道:“他这般年纪未娶妻还罢了,竟连着房里人也没有一个,别是哪里不妥,误了琅姐儿一生。”赵腾已有二十五岁,寻常男人,便是不娶亲,总不会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到底赵腾是上过战阵的,也受过几回伤,别是伤着了根本,不能人道了。是以不敢娶亲。
唐氏叫李皇后这些话一说,也有些迟疑。
虽赵腾状告生父可谓不孝,首告沈如兰可谓不仁,可看着赵腾年少位高,又无有父母在堂,倒也有不少人家肯把女儿给他,赵腾一概推却。但凡讲究些的人家,看着赵腾做的那些事儿也觉得心寒,是以肯攀附赵腾的,都是门第儿不显的,赵腾不答应那些亲事还好说,无非是瞧不上。可身边一个服侍的女人也没有,细想起来倒也可疑。可转念想道,事已至此,若是李皇后再保不住,长子岂不是白白牺牲,琅姐儿是个孝顺孩子,晓以利害,自然知道怎么做。
当下又劝李皇后道:“你若是不舍得琅姐儿也无妨,待你做了太后,厚厚赏她,许她一生富贵也就是了。何况赵腾也未必有疾。”
李皇后原是个心意不坚的人,叫唐氏游说得也觉有理,便又问:“母亲看着叫谁来做这个冰人的好?”
第121章 弄巧
唐氏心上倒是久有人选,正瞧上了平安大长公主之子临安候金奋韬。唐氏会选着金奋韬也是深思熟虑过的,虽宗室甚多,可若是他们不肯,李皇后也不能以皇后之威逼着他们去做这个冰人,反倒打草惊蛇。唯有金奋韬,论起来乾元帝还要唤平安大长公主一声姑祖母,管着金奋韬喊一声表舅。
只消金奋韬肯答应做这个冰人,替他们往赵腾那儿走上几趟,做成这个媒,不独赵腾,连着临安候也不得不站到他们这边来,而临安候身为平安大长公主的嫡长子,金奋韬与宗室们也多有来往,岂不是便宜,故此就在李皇后面前将人选说了。
只金奋韬到底也是个成年男子,李皇后不好召见,却是能宣临安候夫人姚氏觐见的。因李皇后不曾单独召见过姚氏,是以接着懿旨,姚氏不免有些忐忑,便叫丫头到外头看着,若是看着临安候回来,即刻请入内宅。
金奋韬也有五十余岁,因保养得宜,如今看着依旧风度卓然,听夫人有请,翩翩然进了内宅,看着姚氏脸带愁容,当下微笑道:“这是哪个惹着夫人生气了?说来为夫知道,为夫替你出气。”
姚氏依旧愁眉不展,冲着金奋韬啐了口:“哪个与你玩笑!皇后殿下不知是何道理,忽然宣妾,妾心上不安。”
皇长子出的事儿,外头子民们不晓得底细,他们这些宗室勋贵多少摸着风声,只觉得下手狠辣,不象是皇后手笔倒有护国公夫人的影子,自然是剑指太子位的,对皇后一系自然忌惮起来,是以金奋韬听着也是吃了惊。
姚氏又道:“殿下无事自然不会宣你,如今大殿下出了事儿,淑妃母子又不大管事,余下的唯有三殿下与养在殿下膝下的五殿下了,只怕。”只怕殿下有意谋太子位,所以要联络各宗室,这也太心急了。
当下便同姚氏道:“不管殿下说着什么,你只不要吐口便是。我们家今日的富贵体面,不过是仰仗着母亲的余荫,可是经不起折腾的。”姚氏满口答应。
到得次日,姚氏按品大妆,带了长孙媳甄氏进宫觐见。
婆媳两个进得椒房殿,见李皇后严妆坐在上首,就要拜下,李皇后忙命左右扶住,脸上带笑道:“临安候夫人免礼。我不过闲了无事,想着人陪着说说话,并没什么大事。”又把甄氏打量了两眼,见她生得身量儿苗条,容长脸面,俊眼秀眉,口若含朱,笑时口角边就露出两个笑涡来,倒也可人,就笑道:“好俊俏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