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后天到底是什么节啊?”我又一次问。
“不知道。”
“不知道。”
我见她们都答不出来,就只好告诉她们“清明节。”
“清明节有什么好玩的?”虹虹一听到节日就想到玩。
我觉得奇怪,她已经是五年级了,清明节干什么应该是知道的,过去几年的清明节在她脑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这个节不是为了玩而设制的。”我道。“而是要我们和逝去的亲人建立一种联系,我们要去祭拜我们已经去世的亲人。”
“为什么不叫祭拜节呢?”琳琳又觉得奇怪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一下子答不上来,就道“这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气温回升,天地一片明朗。为什么这节气变成了祭拜的节日,应该有一个渐渐演变的过程。你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书上寻找答案。”
我忽然心念一动,问她们“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哪一天?”
“12月25日!”毫无悬念,异口同声。
“为什么外国的节日你们记得那么清楚,而自己国家的却记不住?”我有点不解了,在我的概念中,至少要先记住自己的,再知道人家的。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汉字生疏,英文娴熟,岂不荒诞?
“因为中国的节日太多啦!”琳琳道。
“嗯——”小瑜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在英孚学英语的时候,有一个外教老师叫彼特,彼特老师在圣诞节时会扮作圣诞老人,给我们发袜子,在袜子里放一个小布娃娃,所以,我记得。”
“是的是的,圣诞节时我们会得到礼物!”另外两个附和着。
“哦,有活动,有礼物拿,所以你们记忆比较深刻。但是,你们也要记住,我们这个民族,历史很悠久,因为悠久,所以积淀下来的文化很厚重。我们的这些节日啊,习俗啊,都是文化的体现,都是国粹。”
“国粹是什么?”
“文化的精华。”
“浓缩的是精华!”虹虹背了一句广告词。
我笑了“这不是浓缩,是传承。传承你们懂不?就是祖先们传下来,我们要承接下去。”
见他们都在点头,我很欣慰,我想明年这个时候,再问他们4月份有什么节日的话,他们应该不会搞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