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其他类型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生和义是可以得兼的呀

生和义是可以得兼的呀(1 / 1)

早晨,中华经典诵读时间,我们读孟子的“舍生取义”。

小月问“熊掌是什么东西?”

我道“熊的脚掌。”

“啊?这能吃吗?”她很吃惊。

“能吃,是山珍啊。不过,你们别问我味道如何,我可没吃过。”

“啊?熊不是要保护的吗?怎么可以吃呢?”

“你们想想,孟子生活的年代,那时可没有动物保护这一说。”

小天道“要我选,肯定会选鱼,熊的脚肯定臭的。”

我笑起来“这个问题我们以前讨论过的,熊又不像我们人一样,穿鞋子的。”

小雪问“老师,‘生’是否指”生命?”

我点点头。

“那‘义’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正义吗?”小坤接着问。

“对,但不全对。这‘义’吧,是道义的意思,‘道义’你们懂不懂?”

“懂!”

“那好,在生命和道义之间,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你们能理解吗?”我问。

“我有点不理解,”小颍很是迷惑,“生和义为什么不能得兼?我觉得它们可以得兼的呀?”

我鼓励她“嗯,说说你的理解。”

“我觉得,生和义不矛盾,生命和道义可以同时拥有的。”

“好,你动脑筋思考了,非常好。我觉得孟子在这里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在生命和道义中只能选择一个,那么,他认为,应选择道义。”

“会有这种情况存在吗?”小雪一脸不解。

“有,蛮多的。”我想了一想,想到了文天祥,“像南宋的文天祥,被元朝的人抓了去,他们要他投降。这时候,文天祥在生和义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了。如果他选择生,他就得归顺于元朝,这就不义了;如果他选择了义,忠于南宋,那么,元人就要他的命。两者不能得兼啊。”

“那文天祥后来选择了什么?”

“你们知道他的那首《过零丁洋》的诗吗?”

摇头。

“其实,这首诗表明了他的心迹。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噢——这句诗我看见过的!”小兮叫道。

“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说的是,自古到今,人到最后都会死的,我要把我的爱国心留在历史书上。”

“是的,那你们说,文天祥最后选择了什么?”

“义!”

最新小说: 我司近期降妖驱魔工作指导建议 网红难当(飞莱横霍) 百鬼杂货店 [剑三+七五]医不自医 星际之伴生兽 红楼之林家五姑娘 全娱乐圈都是我粉丝[GL] 绯闻影后的意中人是醋精[GL] 盒子的暴力(骨科 NP) 重生超级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