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治点点头笑道:“平壤粮绝,杨万春以全城兵丁性命为交换条件,自献首级开城而降。如今我大唐以占领高句丽全境。此等喜报,怎会不看。”
李靖点点头,看看我道:“因为乐休在编纂《道藏》,所以这军报没送到你处,你还不了解详情,这样,我这里有军报,你先看了再说”
李靖这是闹什么幺蛾子啊?没事儿给我看军报干嘛?
不仅我疑惑,连李治、房玄龄、褚遂良都一脸疑惑的看看李靖,不知李靖到底想说什么?
----------------------------------
端午节了,老婆说要吃粽子,本来买几个五芳斋现成的意思意思算了。可丈母娘高兴的对我说了句:“还是你包的好吃”,结果老丈人下午就买了十斤粽叶回来………
上部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大一坑(二)
更新时间:2011-6-5 16:41:00 本章字数:3944
第一百七十二章好大一坑(二)
老李这事儿做的可就有些过了。..这属于硬拉我出头啊不管军报里写了点儿啥让他觉得不合适、有疑虑的,你自己直接跟李治讲不就完了?凭了你的资历和兵部尚书的官职(虽然只是暂代的),李治他还能不听?你硬拉上我干嘛?李治刚说看过军报了,你就让我也看看军报?然后要是真的看出点儿啥不合适的,你说我说好还是不说好?说了,等于不给李治面子,当面拆他的台啊,这不给大老板面子是什么后果?不说,等于不给老李面子,得罪老李那滋味儿也不好受
老李这么一弄,我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幽怨的看老李一眼,这活儿干的不漂亮,您老算欠我个人情结果老李眼睛一瞪,我心里一惊,赶紧给军报打开细细读完
坏菜了这回真坏菜了赶紧看军报的日期,还好,快马二十天就给军报送到了,算来也就是昨天才到的,总算有个回旋的余地。
因为太多熟人在高句丽,所以着急,顾不上礼数了,直接问:“李伯伯,最多可发多少援兵?何时可启程?”
老李赞许看看我,沉声道:“远水救不了近火,辽东一线兵马几乎都在高句丽了,这援兵只能从京师附近想办法。至于何时能启程,得看用哪里的兵马了。”
“卫公、乐休,你们究竟在说什么?”褚遂良老实人,沉不住气,直接就开口问道:“我们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房玄龄捋了捋胡须,也问道:“哪里要援兵?为何要援兵?”
“太子殿下,这个杨万春歹毒,死了还挖好大一坑来陷害我唐军,这要是不派援兵救援高句丽,我大唐兵马危矣?”我直接冲李治拱手,一脑门子油汗都出来了。
“什么?”李治、房玄龄、褚遂良惊问一声:“乐休何出此言?”
“乐休与我所虑不谋而合。”李靖摇摇头道:“但此事关系甚大,我心里也不敢确定,所以才硬给乐休拉出来,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李治直接冲李靖摆摆手,算是啥事儿都算了,然后盯着我问:“乐休,刚才的话究竟何意?赶紧分说明白。”
我点点头,指指军报道:“军报上说,杨万春为保平壤一城百姓兵丁的性命,愿自献首级,开城投降,陛下也接受了杨万春的条件对吧?”
李治点点头:“没错啊”
“根据军报,平壤受降老弱残兵三万,百姓近二十万余。但上回军报说杨万春率领八万大军据平壤城死守。按了通常攻城损耗比例来看,我唐军的损耗都不过万余,他杨万春八万兵马怎么就缩水成了老弱残兵三万?剩下那些身强力壮的兵呢?”我反问道。
李治、房玄龄、褚遂良眼睛瞪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