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麟’这两个字刷尽存在感,真放下来的话,经济损失且不说,再重来一遍这个造星过程,可能也回不到现在的巅峰状态了。
“我今天来,不是劝你如何的。”戚鼎给儿子倒了杯水,也看了眼屏幕。
“必须要说的是,电影的受众,远远要比那些综艺和电视剧来的少。”
“而非bào米花电影的受众,更是少之又少。”
这个社会是个金子塔状的结构。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审美品位的人,不无脑跟风的人,一直是金字塔中上层的少数派。
更多的人,是在金字塔底端,享受着简单的小乐子,以及各种低端消费的。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选择,和这些人的实际位置,也是相辅相成的。
——去电影院还用花钱,为什么不去看盗版或者看点电视剧?
抄袭怎么了?盗版怎么了?我连小说都看盗版的懒得花钱,电影凭什么还要买票?
还有,有些电影拍的那么费脑子干啥,就不能谈谈恋爱啥的大家都开心一点吗?
戚麟的这个身份,一直是为了取悦中端和底端的庞大数量而存在的。
一旦真的转型成了电影咖,潜心数月去拍慢热的电影,不再参与任何快餐式人气消费,会真的慢慢淡出很多人的视线。
“像你这次推掉的片约——是,我们都知道是垃圾,”范叔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平和:“可有很多人就是买这个账。”
这种粗制滥造的快餐式电影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好多大明星都来了』、『剧情简单无脑』。
两个月都能拍完,票房动辄一两亿,主演实际来拍摄的时间甚至都不到十天——这赚的就是快钱。
“而慢工出细活的电影,不管是哪个导演拍的,都不一定能火。”
毕竟有很多电影,它本身就不是为了商业利润而拍的。
每接一个这样的片约,都等于在豪赌。
用时间、人气、流量圈不断下降的地位,在进行一场豪赌。
赌赢了,可能连片酬都没有广告代言来的多,奖杯还不一定混的上。
你真的愿意赌吗?
范叔讲完这些话,看戚麟一直没有吭声,又跟戚总对视了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离开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