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1 / 1)

一台是ibm5150,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另一台则是刚上市不久的hp laserjet classic桌面激光打印机。

ibm5150是一个相当沉重的大家伙,大约12公斤重,光是键盘就差不多3公斤,4.77mhz 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16kb内存,开放式架构,附带技术手册,对任何一个科研狗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大玩具。②

它的确也引起了实验室里绝大多数人的围观,就连钱教授都凑过来,把这台看起来结构并不算复杂的个人电脑拆了又装,玩了两遍,才幸福的叹口气。

这是个好东西,就是算力太低了,也就能当个玩具。刚才还玩得不亦乐乎的钱教授,对个人电脑的评价并不太高。

清北也有大型计算机,有差不多一幢房子那么大,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比这台玩具强大无数倍,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处理人工可能需要数年才能算完的数据,唯一叫钱教授觉得不满的就是要排队。几页纸的算式提交上去,有时候可能要等一个多月才能轮上。

而这台所谓的个人电脑,看起来确实很有趣,界面相比大型计算机更亲切,应用程序还算实用,甚至还有几个有趣的小游戏。

但也仅此而已,钱教授觉得,个人电脑顶多方便办公,但是对于科研的辅助,实在杯水车薪。

另一台激光打印机,看上去倒比所谓的个人电脑实用一些。

这时候的激光打印机还只能打印单色,但是速度比喷墨式的快了不少,还不需要使用墨盒,看起来确实先进了不少。

但是一听说这台机器的价格,不少人都忍不住摇头:这也太贵了,就为了节省那么一点点时间?

反正节省惯了的研究员对此都很不理解。

这时候人们更习惯的,还是低成本之下的低效率,而不是正相反。

井熙却知道,虽然若干年后,喷墨式打印机依然是家庭用户的首选,但是打印速度快,打印品质也更好的激光打印,终将成为商务办公领域的主流。

相信不少跨国公司也同样看到了类似的前景,要不然也不会重金投入这个目前看起来还成本过高的新兴产业。

井熙准备做的,就是动手改进这台激光打印机的激光器,让它减少打印中的点阵化特征,从而使机器的表现更加出色。

于是,才到实验室的第二天,这台售价不菲的打印机已经被井熙拆得七零八落了。

这么拆开还能装上不?王聪看着一地七零八落的零件,主要还是心疼钱。

井熙也有点犹豫。

这台激光打印机果真是够老的,结构跟她记忆里还有些不太一样。

激光打印机需要对感光鼓充电才能用,这台的充电结构却还是电极丝及栅网复合结构,甚至没有安装后世最常见的充电胶辊。

上辈子井熙工作的学校就有一台激光打印机,作为动手能力不弱的数学兼物理老师,她也经常充任维修人员的助手,对这种机器的结构并不陌生。

井熙在脑中模拟了一番,很快意识到这种老式的充电结构很可能会释放大量的臭氧。

虽然后来的人为了臭氧层空洞紧张了不少年,但是一定浓度的臭氧却会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危害,尤其可能伤害到皮肤和呼吸道。

难道充电胶辊现在还没有设计出来?她的眼前一亮,又找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

只不过,这么一个小玩意就不需要光电实验室的掺和了,井熙准备顺手申请一个专利,收收专利费也是很舒服的。

说到申请国际专利,国内的律师就不是那么给力了,不过反正井熙现在不缺钱,干脆找了一个国际律所,很擅长打专利官司那种,当然,收费也很体现其专业性,井熙找的还是个大律,光前期咨询费就是每小时几千美金,如果需要出差,那就是团队价了,算下来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算手里已经有几千万了,彭文问了价格还是觉得腿软:要不也可以考虑其他小律所,价格便宜得多。

不用,大律所打官司的时候比较有优势。井熙毫不犹豫的说。

该花的钱,她可一分都不会省。

与此同时,实验室的进展也相当顺利。

王聪脾气好,在科研上看不出太多灵气,但意外却是一个不错的工业人才,井熙只是提出方向,他很快就能针对各种具体问题做出完善,推进速度反而比实验室阶段更快。

一篇论文还没有写完,王聪那边的进展就已经推进到能够进行专利申请的程度,进度之快,把井熙都吓了一跳。

她诧异的打量这个好脾气的辅导员:王师兄,你以后要不要考虑往企业方向发展?

王聪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我也发现这类研究还挺有趣的,不过,企业的条件比学校里可差多了,经费也少,待遇是好一点,但是也没什么意思。

如今他要是想去企业倒容易,但国企研究所跟清北这种顶尖大学实验室的差距,跟月球到火星的距离也差不了多少。

但凡有点科研理想的人,留校显然才是更好的选择。

井熙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只轻松的吹了吹纸面:这篇论文已经写好了,先给钱教授看一看,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寄出去了。

准备寄到哪里?王聪一看到漂亮的英文论文就忍不住激动,另一个大三实验狗也开心的蹦跳起来。

最新小说: 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 穿成勇者的我只想种田 绝世白月光[快穿] 红楼:在下神策将军神武侯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沉沦(nph)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二婚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