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了,但他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的臣子在还没开战之前就逃出去投靠敌人!
皇帝坦然的坐在御书房里,身边已经没有了美人,只有一个跟了他多年的老太监,他问道:“有多少人应诏入宫?”
老太监垂着头,沉默不语。
皇帝明白了,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这可都是朕忠心的好臣子啊,国破家亡之际,竟无一人愿意与朕共进退!”
笑着笑着,皇帝眼角泪光就闪烁了起来。其实皇帝自己也清楚,不是没有忠心的臣子,只是那些臣子都因为劝谏他不要沉迷美色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要荒废朝政而被他或贬或杀了。朝堂上留下来的自然都是一些只会溜须拍马顺应圣意不敢忠言逆耳的佞臣了。
这些人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怎么可能会忠心耿耿不顾危难的来保护他这个皇帝呢。
皇帝叹了口气,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对老太监说道:“大伴,你也走吧,拿着我的手令离开京都吧。”
老太监平静的道:“陛下,老奴誓死跟陛下共进退。”他从皇帝还是个几岁皇子的时候就在皇帝身边伺候了,几十年了,他对皇帝的忠心让他早已将生死抛之脑后了。
皇帝看着老太监那坚定又平静的眼神,心中还是有一点欣慰的,好歹自己到最后并不是彻底的孤家寡人。
他本以为那数千御林军就算挡不住叛军多久,好歹也能依靠京都高大的城墙和丰富的武器物资支撑个几天时间,结果没想到,他还没收到楚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就已经收到了楚军攻入城内的消息了。
皇帝怔然许久,哑然失笑道:“看来是朕太过信任御林军了。”
御林军统领乃是皇后的亲弟弟,现任皇后是皇帝最宠爱的美人,不惜废后也要把她捧上皇后之位,其家族家人更是百般重用。
结果事到临头,皇后已经不见踪影了,皇后的弟弟应该也是主动打开城门投敌了。
皇帝也懒得去追究了,直接踹倒烛台和油灯,点燃了御书房里的帷幔,然后一身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老太监侍立他的身旁,大火将一站一坐的两人身影彻底吞噬了。
一仗都没打就顺利入城的俞珏骑着高头大马,遥遥看见燃起大火的皇宫,连忙吩咐人赶去救火。
皇宫之中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席卷细软逃跑的宫女太监,也有混入其中的主子。
只是当楚军入城之后,立刻就接管了出城的四方城门,一个人也不许出城。
现在俞珏派来救火的军队也是接管了皇宫,将所有还未来得及逃出皇宫的宫女太监全都集中赶到一起暂时看押着,待救完火之后再行处置。
好在楚军动作够快,皇宫只烧了一个御书房和紧邻御书房的两个宫殿,并未波及太大的范围。
在灭了火之后,楚军就开始搜查皇子皇女和后宫妃嫔的下落了,这些混在太监宫女之中的主子并没能藏多久,就被其他宫女太监们举报了出来。
俞珏打马进入皇宫,侧身去问身边的心腹:“前朝皇室如何了?”
心腹答道:“那昏君已然于御书房自焚,后宫妃嫔和昏君子女皆已被抓,无一遗漏。”
俞珏哂道:“这昏君临到死了居然还要烧了御书房,真是可恨该死。”
他已经把这座皇宫视为囊中之物,前朝昏君临死前自焚烧的不是御书房,而是他的御书房。
就算重建了御书房,感觉也不大对味了。
不过人都死了,俞珏也不好计较,只吩咐道:“将那昏君以昏德侯的名义下葬了吧,后宫嫔妃和宫女太监,愿意归家的都放他们回去,昏君子女与前朝宗室一起关押起来,待日后处置。”
烂船也有三斤钉,这前朝就算腐烂到了骨头里,也总有一些死忠势力,他们不在乎昏君是如何把江山折腾没了的,只认定俞珏是谋逆臣子,一心想着要富复国。所以留着那些皇子皇女们也算是留一些诱饵了,有他们在,总能把这些不安分势力给钓出来的。
而且俞珏又不是谋朝篡位,他是堂而皇之的打天下得来的皇位,得国之正,便是前朝开国太.祖也不及他,他何惧之有?
京都里的那些贵族朝臣们,也一个个主动的向俞珏表示臣服,并没有几个傲骨铮铮,殊死顽抗之人。
反倒是叫俞珏还听了一个笑话,自诩为前朝末帝最大忠臣的前朝首辅大人,嘴里嚷嚷着要为君主陪葬,以彰自己的忠义,结果跑到护城河边跳河,吹了半晌冷风就是没跳,伸手摸了摸水,嘀咕了一句“水太凉”就讪讪的打道回府了。
那些以为他真的会跳河殉节的人们纷纷傻眼了,想跳河殉节追随效忠的君主而去的人,念叨着水太凉就不跳了是怎么一回事?还真是让人长见识了。
第150章 我是争霸文男主的贵人[16]
被俞珏逼到偏居一隅的齐王和魏王, 在得知俞珏麾下大将李尽忠率领十万大军来攻打他们的时候,两人吓得赶紧结盟,互相照应, 不敢有半点大意。
待到十万楚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更是吓得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楚军给灭了,自己项上人头成为李尽忠的军功。
齐王和魏王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宗室藩王,一个是拥兵自重的将军自封为王,一开始两人是非常不对付的,齐王觉得自己是皇室血脉身份高贵,他造反不叫造反, 叫清君侧, 叫皇位有德者居之,斥魏王为乱臣贼子。魏王觉得齐王虽然有皇室血脉,但一样是臣子, 都是臣子造反, 凭什么你就比我高贵?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他也看不起自命不凡的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