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1 / 2)

“既然如此,一会会后我们再仔细聊。”编导听她这么说,知道她肯定有很好的创意,脸上不禁带了几分笑意, “期待你的真知灼见。”

“老师您太抬举我了。”元锦谦虚一句,欠身坐下。

由于她提了不用非遗技艺,后面发言的大师和专家明显活跃起来,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c省的非遗技艺就几种,谁不想扩大名气。取消非遗技艺作为文化名片的提议,大家畅所欲言,从传统角度、互联网传播角度、电视台广告推广角度,方方面面进行探讨。

元锦照例做笔记,把一些有用的想法记下来,顺便思索整个短片的拍摄手法串联方式。

看多了一板一眼加速版ppt,想要让网友产生记忆点,得古今结合。

用最传统的元素,来呈现扶贫成果巩固的成绩。

……

持续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

元锦走出会议室,等着电视台的编导出来,和她一块下楼去拿车。

“最近隔壁省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每次都大大出圈,我们的压力很大。”编导拿起自己的平板解锁递给元锦,“这是之前播出从你这拿走的素材,播出后的收视数据表。”

省里下任务,台里也想做出圈的宣传,作为负责人她带着手底下人,剧本写了几十版都没通过。

实在是没思路了,她才找文旅局请大师和专家们过来开会讨论。

被元锦否了非遗技艺宣传后,大师们终于有了大师的样子,给出的点子都还不错。

“老百姓在意的更多是能接触到的,能用到的、吃到的。”元锦看完数据,笑道,“非遗技艺的部分作品属于是奢侈品,普通人消费不起,能够消费得起的多半也是买来送礼。识货的人知道是好东西,不识货的看不上,这也是推广不开的原因之一。”

传统技艺更符合百姓的需要。中秋、元宵节的花灯,能看能拍能用,造型别致的发朋友圈一大票点赞。端午节的香包,好寓意价格低,可以挂手机挂包包。

还有许许多多,在平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也都是传统技艺。

非遗技艺当中,能被普通人消费的种类,少之又少。这也是她不建议用非遗技艺拍摄宣传短片的原因,会给网友一种,硬拉传统文化宣传扶贫的违和感。

“听你的意思,有想法了?”编导抓住她话里的重点,脸上绽开笑容,“走走走,我请你吃饭,实在不行你来当这个编导也成,我给你当副手。”

c省要推文化名片,最大的名片其实是元锦。

考古数据库让全国的网友都知道,这是c省的企业的免费给国家建的数据库,同时她还是非遗技艺传承人。

最新小说: 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抗战之烽火漫天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秦时小说家 快穿之爱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绿茶男配只想咸鱼[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