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记录里也有人提到这种药的药理作用, 但都是个人回答, 答案不统一, 只说副作用大,却没有人提到精神分裂的患者是禁用的。
她当时也问过蒋从芸,为什么这种药有副作用, 还是让她吃。
蒋从芸也解释了, 让她不要在网上瞎看,“百度治病”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十年前任何一种精神科的药, 放在现在都是经过多次改良的, 但网上能搜到的还是以前的说法。
再说这种事, 就该问专业人士,而不是听网友判断。
周珩将药盒放回包里,又撑着头回忆了片刻。
她记得,在她病的比较严重的那几年,吃的药并非这一种。
起码在前期时,医生给她的药比现在的劲儿更大,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换一种,有时候也会让她停药,看看反应。
当然,那每一种用药反应都不一样,有的时候她会缺乏食欲,但精力很旺盛,有的时候则会觉得心慌,头脑混乱,还会出现幻觉。
不过那些药每次送到她面前,都已经脱离了外包装,只是放在医院里常见的塑料小碗中,她会将小碗里的药倒进嘴里,再和水服下。
到后来,医生说她的病已经逐渐稳定,就又换了最后一种药给她,说是以备不时之需,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服用的。
因为她有几年的用药史,早就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就是精神上出现问题,就会找药吃。这也就是为什么,她那次从周家大宅回到自己的公寓,觉得不舒服,第一反应就是吃药,然后躺下来休息。
但后来那次,再算上今天,她都没有吃药。
可是在一阵不舒服之后,自己也能慢慢的缓过来。
也就是说,她其实也不必非吃药不可,完全可以靠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解。
可是在那几年,周家却坚持说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还说是医生建议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安排她去一个舒适的环境休养,而不要继续待在周家大宅,持续受到刺激。
后来到了欧洲,她就开始接受治疗,精神状况好转后,周家就让她开始学习“周珩”的一言一行,还说等到她什么时候足以以假乱真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国内。
然而现在看来,周家的举动反倒像是在用药物操纵她,迷惑她……
周珩正想的入神,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椅子上坐了多久,直到身边突然落下一股存在感。
她起先并未在意,隔了几秒,那人却用肩膀碰了她一下。
周珩下意识往旁边让,以为是对方嫌地方不够坐。
可她让开了,那人又继续往这边挤,还继续用肩膀骚扰她。
周珩这才皱起眉头,十分不耐烦的瞪向对方。
就见程崎似笑非笑的斜睨着她,见到她瞪过来,还颇为有趣的挑了挑眉。
周珩这才松懈了表情,说:“是你啊。你来了怎么也不吭声。”
“这不看你想事情太投入么?”程崎笑问:“怎么样,去看过医生了?”
周珩示意化验单,说:“做了检查,还没回去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