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忧心忡忡,决定退军了,派出斥候带着军令,通知守在西进道路的杨玄挺,加速攻打朝廷守军的防御,尽快拿下渑池、崤谷,攻克函谷关。
他们从洛阳撤军,抵达函谷一带,还需要一段时间。
军令一下,义军连夜撤退,向西进发。
夜色下,李密、王伯当策骑同行,随军出发,后者看到蒲山公脸色阴沉,忍不住道:“先生,你为何脸色这么差,是否身子抱恙?”
李密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我有一种预感,这次起义要失败了。”
王伯当吃了一惊,也把声音压得很低,问道:“先生,那我们还继续同行吗?”
“嗯,继续前行,杨家自杨公在世,就对我不薄,有知遇之恩,解救我一次,杨将军对我一向礼遇有加,尊为上宾,这份恩情,我要补还,不能中途弃之而去。”
王伯当疑虑道:“可是,起义一旦失败,我们会被围困,到时候,就危险了。”
李密叹道:“伯当,你跟随我数年,情同手足,不如,你且偷偷离去吧。”
王伯当急道:“先生,你这说什么话,你去哪,我自然去哪,刀山火海,绝不皱眉,王伯当岂是贪生怕死之徒?”
“好吧,我们就一起上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李密感慨,带着几分豪迈之情。
……
辽东城内,罗昭云在这里整军,除了他带回的十万人马外,此地还有不少伤员、辎重兵、备用军、壮丁劳役等,加起来足有二十万人。
城内原本高句丽人,已经逃走了十之六七,剩下不足三成,罗昭云干脆下令,让这些伤员、劳役壮丁、预备军在这里驻扎下来,修筑辽东城,重新建造一些房舍、军营,跟当地高句丽人、契丹人、汉人和睦共处。
他要把辽东城,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北部雄兵之地,以节制高句丽为由,暂时拥兵自重。
罗昭云私留的粮草,加上辽东城囤积,足够二三十万人使用大半年的了,怀远镇的粮仓,也在罗家控制范围内,到时候,只要他上奏,也能陆续拨粮过来。
数日后,罗昭云接到了圣旨,要前往涿郡见驾面圣。
“陛下要见我?”罗昭云心中起疑,不明白杨广为何要这么急召见他,难道要他继续带兵,南下平乱杨玄感的义军?还是,私藏粮草兵甲的事,东窗事发?
罗昭云摇了摇头,觉得粮草的事,掩人耳目,瞒天过海,不会这么快就泄露,而且,基本被查出来,他也有借口搪塞。
薛世雄见他神色有异,问道:“罗将军,你有何打算?”
罗昭云道:“圣旨上说,让我所统领的大军暂时留在辽东城,防范高句丽反扑,让我轻骑快行,赶去涿郡见驾,薛将军,这里暂时由你来掌管军政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