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以前就经常到大榕树下跟人闲侃,她有心要跟杨二妹搭话,聊几句也并不难。尤其从出了那事以后,本村鲜少有人能用正常的态度对她,难得有两个,话越发少的杨二妹难得回了几句。
她说了名字,看路过这两个反应依旧如常,才问:“你们不是村里人吧?”
没等何娇杏搬出那套说辞,这家的幺妹从屋里出来了:“你猪草还没剁好,跟谁聊上了?哪来那么多话?”
说着她还扫了黄氏跟何娇杏一眼:“这哪家的啊?”
黄氏笑道:“我们路过你家讨口水喝,这就走了,小姑娘你年纪轻轻火气别这么大,对自家姐妹和气些好。”
这话咋听咋不顺耳,杨家幺妹回了一句:“我家的事用你多嘴?你知道什么?”
“我是不知道什么,正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才懂不起你对自家姐妹的态度。闺女你这样,外人看了就跟我是一个想法,看不出你好,说到底坏的是自己的名声。”黄氏说着把碗还回去,又跟杨二妹道了声谢,拉着何娇杏掉头往回走了。
走出去一小段以后,黄氏才问:“三媳fu你看她咋样?”
“看着像是闲事不理的本分人,又是经过风浪的,应该比别人更知道珍惜眼前。只是言语太少了一点,二哥如今话也不多,就怕他们凑一起会有些闷。”
不管哪家的娘,心里肯定还是向儿子的,就算她儿子不那么好,她也不爱听别人指责。
这道理放在以前或者以后都适用,何娇杏心里觉得这姑娘没什么,她不放心的是程家贵,怕程家贵把热情全用在周氏身上了对后的态度冷淡。要把日子过得好,一头热绝对不行,总得他两个齐心合力。这个话,何娇杏不太好跟婆婆说,索xing避过不提。
她说怕闷,黄氏想了想,说:“一开始可能会有,我想着只要能顺利怀上,生下一个应该就能调和。有了共同血脉的孩子,夫妻之间能亲近很多。”
“娘是瞧得上了?”
黄氏坦白说人看着是真不差,但她还是有些犹豫,怕这姑娘是生来命苦的那种,要是那种,以后就还会有大的坎坷。
命格这东西,是不能全信,也不能全然不信。看相算命之术能一代代传下来,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黄氏尚且犹豫着,何娇杏劝了她。
“也不是说早年坎坷就一辈子坎坷,前两代起战乱的时候不是还有农家出身的被强征入伍,他入伍时家中妻儿险些哭断气,都觉得这一去人铁定就回不来,结果打完仗才知道人在边关立下汗马功劳还封了大将军……有些人先甜后苦,也有些人先苦后甜。我觉得娘还是不要想那么多,就看这人,觉得能衬得起二哥就要个生庚来合一下,只要他俩八字不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