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陆学农也不再多说了,摇了摇头继续忙活去了。
陆斌自然不会就这么死心了,打算后面的日子里继续留意机会。然而这种机会并不多,直到秋收农忙过去了,他都没再等到第二次。
入冬后,村民们明显没那么忙了。
往年沈盈盈的冬天在原来的小破屋过,冷风总能从屋顶缝里露出来,烧柴烧炭取暖都驱不走寒气。
今年她搬进了新屋,新屋在建造时,屋顶缝都有细致处理,所以这个冬天就过得特别舒服,也在温暖中跨过了十五岁生日。
她自制了一个日历,目光落在了1976年十月上。
很快,这场动乱就可以结束了。
51. 照相馆 她和他的纪念照。
比起去年, 陆家村今年的收成显然好了不止一倍,指标再次第一。
因为桑基鱼塘十分成功,村民们分到的鱼都比往场肥美, 甚至比拿鱼票买的鱼更好,谁见到沈盈盈都忍不住夸一声。
陆斌对陆学农之前说的话还耿耿于怀,一边骑自行车, 一边说:“这陆学农倒是精,一边拿着你教的, 一边又把工农兵的名额给了别人,下回你要是有什么, 也别跟他说了。”
沈盈盈笑了笑:“算了,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
陆斌哼了一声, 连脊背都绷紧了。
沈盈盈连忙又说:“不过我听斌哥的, 下回有什么也不跟他说了。”
陆斌这才稍稍缓了下来,慢慢地“嗯”了一声。沈盈盈忍不住一乐, 一手勾了勾他的腰:“斌哥最好啦!”
陆斌怕痒,当即忍不住抖了一下,脸都红了, 好笑又好气地拍了拍腰上的手:“干什么呢!松开!”
自行车开始歪歪扭扭地往前走, 沈盈盈也怕翻车,连忙笑嘻嘻地住了手。
天寒地冻, 沈盈盈戴着帽子和护耳, 脖子间围了围巾, 穿得严严实实, 一点儿都不觉得冷。
陆斌原来也不戴护耳的,后来沈盈盈每次在他出门送货前,都堵在门口, 亲自给他戴上,这才让人出门,以至于他终于养成了戴护耳的习惯。
临近过年,乡下出城的人也多了,有的是去买东西,有的是拿村里年底刚分的去卖。村里不出工的时候,恰好是陆斌和王铁接单最多的时候。
因为天气冷,他们甚至不需要像天热时那样,将做好的糕点甜品拿到镇上冷藏,省掉了不少功夫。
陆斌是不愿意带着沈盈盈去送私人订单的货的,自从他们将批量出售的货交给其他倒爷寄卖后,沈盈盈甚至连黑市都没有再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