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云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三百万两,他以为朕这儿是什么地方,银子说变就能变出来的?”
本来这会没郑明安啥事了,但听到这里他不得不出来接话道:“回皇上,齐进大人给兵部上书也是这么多银子,臣怕惊着皇上,刚刚没敢回。这半年里,齐将军又与倭寇交了十二次手,有输有赢,他说要不是船太破,武器太烂,定能把倭寇打回老家去。臣……让他别急,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凡事总得慢慢来!”
姓郑的,你赶紧给朕闭嘴吧!
慢慢来,慢慢来,朕听你说了五年慢慢来,听腻了。
李锦云扭头去看周启恒:“户部能拿出多少银子来?”
“回皇上,三十万两。”周启恒顶着一头白发,末了又补了一句:“多一两也是没的。”
李锦云呆愣良久,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半晌,仰头去看大殿上的大梁,自言自语的低声道:“五年了,朕还是那样穷,这天底下,还有比朕更穷的皇帝吗?”
周启恒默然不语。
第七百章 番外 李锦云(二)
再没有了。
这五年,李锦云为了银子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若不是顾着皇室的脸面,他都恨不得把宫里那些个宝贝拿出去当了。
江南,两广的赋税五年提高了三成,已经高得不能再高,若再涨上去,只怕各地又要造反。
想当初父皇如他这般大的时候,已经第一次下了江南,江南莺歌燕舞,繁华更胜京城,百姓们沉浸在皇帝临驾的喜悦中,纷纷裁布制新衣,期待以最光鲜亮丽的形容一见天颜。
那个最美好的朝代,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走到了尽头。
李锦云自以为是一个勤勉的皇帝,日日天不亮便起来上朝,日日三更以后才会去后宫,有时候公务繁忙便歇在御书房里。
他心里有满腔的热情,想做一个好皇帝,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的好皇帝。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对得起把江山交到他手上的那个人。
可惜,梦想被现实活生生的撕裂开来,李锦云心里涌上无所适从的无力感。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在想:如果是他做了皇帝,这江山会怎样?他也会如自己这般每天焦头烂额吗?
李锦云悲从心起,“周大人,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周启恒心中冷笑,还能有什么好办法,自己贪墨的那点银子在与匈奴一战中,就已经捐出大半;这些年为了保命,又捐出一些。做了一辈子贪官,到头落得两袖清风,亏不亏那!
“皇上,臣只有一个办法,让齐将军休生养息,别再和倭寇打仗了!”
“那怎么行?”
郑明安突然发难:“若不打,那倭寇不知道要猖狂到何等程度?”
周启恒冷笑道:“打,打,打,打的都是银子,哪来的银子?要不,你郑大人捐点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