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儿见人多了自然也是要面试的,首先就是看手指,指甲如果不干净,身上不干净她也绝对不会要的,索性这不合格的也不过是三两个人,最后还是成功的签到了十个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这签到的人自然是高兴的合不拢嘴,有的人听到了议论纷纷后,也开始懊悔了起来,怎么就没有积极一点进去了,怎么就慢了一步呢。
不一会朱九儿又走了出来,说道:“今天的名额已经满了,签了合同的大家伙,要记住里面最重要的一条规定,这可关系到自己身价性命!”
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说了福利待遇,但很多人的表情已经说明了后悔两个字。
“我怎么就慢了一步,我好难过!”
“我后悔了,可是她不找人了!怎么办?”
“唉,是不是没有那命啊?”
“没有在我这里签约的其他人也不要着急,把家里的事情照顾好,不要让自己家里人有后顾之忧,说不定看到大家这么勤劳的份上,会有其他的好事等着大家!”
后面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呢,一村这么多人呢,这些都是劳动力,不比自己在外面找那些工人来的划算吗?
“大家伙都听到了吧,咱们村会越来越好的,勤劳才能致富嘛!”村长听到了朱九儿的意思,心里也像是有了一个镇静剂一样,顿时也不替他们发愁了,要大家勤劳致富,却也不敢给大家保证什么,毕竟朱九儿还什么都没有说。
那找到的十五个人自然是留下好好干活了,打扫收拾干净啊,也等一等看看能不能收到黄豆,说不愁是假的,毕竟什么都准备好了,要是没收回来黄豆,那就要开天窗了。
好在傍晚的时候,两辆马车就进了村子,有些潮湿的路上,板车压过泥泞路,深深的压痕在地上显现,就像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般,在整个村子里烙下了烙印。
第六十三章 :村风好了
九月十五,晨起伴着露水,宁静的村长了一改往日的平静,祠堂的烛火通明,豆制品工坊正式开始工作。
她也是早早的就到了工坊,因为是第一天开工,所以大家都兴冲冲的。
林二奎自从签了什么劳工合同后,十分的努力,到了祠堂就主动干起活来了,拿了那么多钱,说什么都要给她把活干活。
昨晚到货的黄豆的只有几百斤的黄豆,都是他们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扛下来的,然后再用大缸泡发,尽早直接在碾子上碾就好了。
几个大男人一边碾豆子,另一边几个女人将豆子过筛,过筛完的就上大锅煮,工序倒不是很复杂,然后只要等她点上卤就可以了。
早晨拉走的是豆浆和豆腐脑,只有一百多斤,这也是事先她说好的,因为担心头一天销量不好,最后会浪费掉,所以便少拉一些。
王桂香找的两三个婆子,早晨会拎上一桶豆浆,送到旧祠堂,等到中午的时候,便在工坊里面做饭,大家都在这里吃饭。
过滤下来的豆渣,朱九儿就让他们把一些野菜青菜剁碎了,然后做成豆渣饼吃,也全部利用到了位。
一部分先给学堂的孩子吃,剩下的就给这些工人吃。
工坊一切顺利,中午的时候运走了豆腐,到了晚上的时候又要了一百斤的豆腐。
朱九儿就在祠堂里一边记账,一边看着他们的工作,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也好当面解决。
三四天后,每天的供货量从二百到了三五百,这也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运来客栈的生意越来越好,厅堂的人也坐不下了,很多人还没有吃到,只能败兴而归。
其他的酒楼掌柜见到如此,便也去了运来酒楼,点了几个豆腐为主的,发现除了那道麻婆豆腐,其他的菜式比较简单,材料比较少,煎炸炒凉拌都比较方便,一学就会。
但是他们没有豆腐,只能找到了运来酒楼的梁隽,梁隽就做起了中间商,直接扒了一层皮,所以每天的供货量从原来的两百斤到了三五百斤。
镇上直接掀起了一股豆腐风,可奈何,一直想尝尝麻婆豆腐的众人,只能排号一样,排在运来酒楼。
梁隽不仅用豆腐豆腐脑赚了一笔钱,核心的麻婆豆腐,牢牢捏在手中,直接坐镇了运来酒楼,一菜封神了。
工坊的劳动量大了起来,加上之前已经在村里传开的工坊的待遇,很多人一听是豆腐工坊招工,挤破了头都想要进去,最后却只招了三五个人。
当然她也很高兴。不仅仅是她,就连村长和族老门也高兴了起来,从未想过这生意会这么好。
村里的妇人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不出镇子也能赚到钱,在婆家也越来越受尊重起来,婆母都主动担起洗衣做饭的任务,锄地收红薯的,都是自己去,不让自己的儿媳妇太过劳累。
村里的那些上了年纪的婆婆们,聚集在一起还要夸赞一下自己的儿媳妇,都是因为平日里爱干净,人勤劳这才能进工坊,而那些没进去的儿媳也是暗恨了一下,想着以后也得爱干净些,不能整天邋里邋遢的。
整个村的风气变得十分的好,私底下虽有攀比,却也不争不打。看着十分的和谐,一派欣欣向荣。
这边安定了下来,朱九儿就打算买地了,红薯收了以后,再不种菜籽和大蒜就来不及了,可无奈这工坊太忙,一时间抽不开身,只能趁着早上的功夫来找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