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2 / 2)

众人本来就唯她马首是瞻,没有不听话的,再加上她这样解释,这个专利概念的通行就更加顺畅了。

江琬甚至还要求余松柏在匠作司新增加一个专利监。除了工正所改良创造的这些东西会到专利监来登记专利,其他的民间匠人如果有什么独特的配方或技法需要保护,可以前来申请。

通过检查和认证之后,一旦被录入专利监的专利库,这些东西就是受到晴州本地官方保护的了。

专利监的推行倒是不太起眼,毕竟,现如今晴州境内变革的东西太多了。

小小一个专利监,如果不是有利益与此切身相关的人,一般不太会注意到它。

江琬也不着急,专利概念的塑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她现在的重点也不在这上头。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弄个专利监出来,也不过是为了方便传播工正所改良创造的那些东西。

这些东西需要传播,但不能是毫无底线地传播。

不营利的话随便你造,但一旦营利,江琬是一定要收取抽成的。

因为只有这样,工正所的创造才能获得回报,陷入一个良性循环。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紧制造后,大量的先进农具就从工正所,到匠作司,再到各地工坊,而后分批到达了晴州乡野的各个田间地头。

考虑到最底层的百姓们大多贫苦,根本就买不起这些精工细作的农具,江琬又还想了一个方法。

她让余松柏以官府的名义购买大批农具。然后又打着测试农具效果的名头免费借给贫苦的百姓使用。

当然,只借给贫苦百姓,如果是豪强们的田地,那是必须要豪强们自己购买农具的。

现在晴州的地方豪强个个都服服帖帖,这点小事当然是纷纷听从,没有人会随便闹乱子。

至于像水车这样公用器具,这个属于基础工程,倒不需要百姓们再自己付出什么,都是官府承担修建的。

此外还有修路的问题,这个基本上也都是由官府出面修建。

江琬叫余松柏选人,规划好路线的主次,然后招募当地百姓做工人,让他们以修路代徭役。

谷厛大周立国不久,如今的徭役和赋税倒是并不太重,但也并不轻。

百姓们生活本来就苦,再加上一年两次的徭役,这个看起来“不太重”的徭役再压到百姓身上,其实就是给百姓们再添重担。

多少百姓因为这看似“不太重”的层层逼压,最后脊梁压断,性命丧失?

可是徭役又是不能随便减的,这个是基本的国策,皇帝没发话前,你不能说给免掉就全部免掉。

于是江琬就叫余松柏在实施的过程中另外想办法补贴百姓。

怎么补贴呢?

余松柏这一日赶早处理好了各种公务,便在太阳落山前,趁着夕阳的余晖带着心腹和侍卫离了沅陵城。

最新小说: 美人帐下 极品昏君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 为妃 穿越汉花式养瞎夫郎 死对头为我生崽了[娱乐圈] 我拿的剧本不对劲 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穿越后,我靠摆烂养出两个权臣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