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前天开始,夏鹿帆发的邮件数量就减少了很多,一看就在忙,她说自己找到新素材正在拍摄,一时半会儿联系不上,江竹安只能把好消息告诉她,等夏鹿帆拿到手机的时候就能看到。
刚爬上岸的夏鹿帆的确不记得今天是查分日了,她把自己从海面之中拔.出来,和旁边的队员打了声招呼后,立刻钻到帐篷里面裹上保暖衣物。
呼,北极冰泳,过分刺激了。
至于夏鹿帆的北极活动为什么从捡垃圾变成冰泳,这就说来话长了。
在志愿者活动告一段落后,大家要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反而是剩下的夏鹿帆最闲。
周哥要回去工作,离开前给小鹿介绍了一个明年去南极科研队伍招募的面试机会后,夏鹿帆又送赵哥佳宁姐离开小镇,自己就背着包去搜了最近的华人聚集点。
想想看,拍极地生态环境的摄影师多,能下水拍海洋生物的摄影师也多,但是,能拍摄极地海洋生物的摄影师却屈指可数。
这就代表着极地的海洋,可不是谁说游就游的,夏鹿帆这种纯新人,要是贸然下水,肯定会出问题的。
就算八福有兜底作用,夏鹿帆也不能这么折腾自己,被冻伤绝对不是什么美好体验。
所以,夏鹿帆要为极地海下拍摄做准备。
如何最快速学会一门新本领?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找老师,师傅领进门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时间快效率高还会减少走弯路的事情,每一个经历过大考小考应试考的学生,都很适应这种“带领式”学习方法。
但夏鹿帆发现,找老师才是真正的难题,脱离学校环境后,想学东西就会面对很高的学习门槛,老师也不是好找的。
尤其是极地海洋动物摄影师,数量本来就少,夏鹿帆也没有这个途径去拜师。
所以,夏鹿帆曲线救国,她换个办法,先从熟练冰泳开始。
在来北极的航班上,夏鹿帆就认识了几个华人旅游团,还见过一些极地挑战队伍,或者什么举办活动的协会团建。
她从小镇离开后,找到最近的华人聚集地,转了两圈之后成功坐进包饺子的队伍,认识了国内一个冰泳队的大姐,成为北极冰泳队的编外人员。
其实,体验冰泳也是有些北极旅游项目的一个环节,全程会有工作人员看护好绳索,穿上泳衣跳入冰海之中,短暂体验后就立刻上岸。
这种时间不长,仅是海面定点的体验,只要身体素质达标没有不适,普通人都可以去试一试。
但对夏鹿帆想要适应冰泳没什么帮助,所以,她就混入了冰泳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