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夏家一直有捐赠的习惯,虽然每次捐赠的金额不算太大,可这个习惯已经持续十多年,也足够被捐助的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了。
最开始,这是父母觉得要做点好事,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别人,尤其是给女儿船船攒攒福气,持续几年后,也就成了习惯,每年都会准备些东西寄走。
作为当事人船船,夏鹿帆不知道有没有真的攒到福气,但是,她在诅咒生效这几年,没少用这个借口回家蹭饭,以被捐助的孩子身份和家人聊天。
夏鹿帆这几年接触家人的马甲——牛二珠、船船和小鹿,就是来源于“养只夏鹿帆”这个项目的成员。
她买的羊肉、海鲜这些东西,也都是这么送上门的。
招不在新,有用就行。
夏鹿帆准备继续用这个理由——捐助过的孩子考上大学,知恩图报,想让夏家人也感受一些新生家长的待遇。
这年头,好人难做,但谁都喜欢好人。
不管是出于赞同肯定,还是人文关怀,这个请假理由肯定也会被痛快批准。
说不定,夏父夏母的单位还会发表彰,对这份善良予以鼓励,夏佳佳的公司可能还会写一稿员工宣传,毕竟这是怎么写都挑不出错的好事,待遇不亚于邹婉妈妈。
夏鹿帆没法和家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明明是家里的一份子,却被完全忽视遗忘,自己也住在外面,仿佛家人对她十五年的悉心照顾付诸东流,怎么也想不起来。
但是,她可以想办法把这份荣誉还给家人,哪怕出了点小意外,她依旧被家人的爱意照拂,而且过得还不错,她有好好长大。
也是搬去小农场后,夏鹿帆才发现,家传诅咒的影响下,家人失去了对她一切的记忆,可是还保留了一些和她有关的习惯。
家门没有换过锁,存折还是放在原处,连摆碗筷每次也是按照五份来,却没有谁觉得异常和奇怪。
夏鹿帆摸回家几次,发现家里的一切依旧很熟悉,仿佛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她离家时候的模样,稳定又可靠,和港湾一样。
所以,她要想办法,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家人,哪怕他们不记得自己,也要有这个待遇。
别的新生家长能收获的快乐,自家的也不能少。
读书考学的确是大事,尤其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两所大学,在单位和公司领导面前也非常有杀伤力,再加上知恩图报效果,夏父夏母的单位甚至给他们发了两桶花生油,以作鼓励。
夏母回家的时候,也哭笑不得,“我说不拿不拿,还是硬塞给我了,看,这桶油上还有红花。”
是小鹿这个孩子自己努力,他们做过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只是这孩子特别想报答他们,才把功劳推给夏家人的。
夏父也点头,他们家捐助这么多年,并不图多少回报。
要是被捐助过的孩子考学或结婚这样的大事,能写个信或者寄点特产过来,就已经觉得很好了,说明那些孩子已经长大,可以承担自己的人生,他们也就放心了。
小鹿是第一个因为考大学,邀请他们一起去新学校报道的孩子,夏父夏母本来想拒绝的,他们不想让小鹿浪费钱,去上大学肯定有不少开销,攒着自己用就行,心意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