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王爷之崛起 > 第三章 钱从哪里来

第三章 钱从哪里来(1 / 2)

1

这天午饭后,王强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眯了一会儿,睡得很不踏实,主要还是资金的事。虽然有了个想法,但吃不很准。

他索性坐起来,喝了口茶。茶是上午沏的,泡过几泡,早没有了起初清香甘饴的味道。

王强拿出手机,拨通了毛学文的电话。

“学文,在哪?”

“王总,我刚采买回来,在办公室。”

“我要去趟区政府。”

“好的,两分钟,您下来。”

电话那头,毛学文一个箭步,跨出了办公室,身形矫健。

不错,他是个退伍军人。老家是主席家乡韶山冲的,十八岁当兵。因为外在条件好,身体素质过硬,加上根正苗红,被分配到中央卫戍部队。后来,又被领导相中,直接安排到首长家里的警卫班。首长夫人很喜欢他,退伍时都舍不得让他走,想把他留在京城。他却推说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没有留下。

回来几年后,才经人介绍跟的王强,平日主要是开开车,提提包,偶尔也帮家里跑跑腿。

王强和老婆黄静都很喜欢他,小伙子雷厉风行,处事果断稳重,言语不多,任劳任怨。

王强套上西装,理了理领带,提上公文包,直接下楼了。

车已停在楼前候着,王强上了前座,看了看表,一点五十八。“走吧。”

从公司往区政府,约摸十五分钟车程。关河的习惯是午休到两点,这个时间恰到好处。但今天,王强有些心慌,可能是有求于人吧。于是,他拿出了手机。

“喂,河子,在办公室吗?”关系太近了,知青点就这么叫,习惯了,私下里很难改口。

“强子,找我?”关河也一样。

“是的,有点事。”

“不巧啊,我正要到市政府汇报工作。什么事?电话里说得清不?”其实,关河太了解这位睡在下铺的兄弟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在区委任上两年了,王强就没怎么踏过办公室的门。

“哦,是这样的。下个月8号上午公司开业,想请你剪彩。”

“一个电话的事,还有吗?”

“唔,还有点事,想请教…”王强有点支吾,资金的事并不好张口。

电话那头的关河,已隐隐感到背后的事情关系重大。“这样吧,你先去老地方,我汇报完就过来,说不定还能给你带来点惊喜呢。”他并不愿意看到王强犯难的样子。

老地方,指的是兰风轩。这可是几位知青的老据点,比如关河、王强、李鹏飞、肖朝辉,偶尔也会叫上卫霞。大家喜欢那里,一则是环境优雅、僻静。你想,市郊的一处院落,被主人拾掇得别有一番情趣。庭前院后种了许多梅兰竹菊之类的绿植,很有君子隐士的风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主人胡海,人称海哥。海哥大有来头,原名胡闻天,七八十年代一直在江湖上飘,闻名遐迩,跑码头的、跑船运的都知道。

晚清年间,莲城通漕运,也就是今天的内河航运。海哥就是个私人镖头,专门押运贵重物品,所以他见多识广,黑白两道都有几分面子。后来高速和铁路修多了,河运不值当,海哥就上了岸,专门倒腾些字画珍玩。

于是买下了这所别院,开了这间兰风轩。他终日以茶会友、以美食会友,坐而论道,偶尔议事,不为生计,也不为赚钱,常客也几乎都是要好的朋友。

胡海算是关河和王强的恩人,之前没少帮衬两人,他从来都很欣赏两位年轻人的才华。关、王二人倒是以兄长相称,心里的那份感激却是常在的。所以,但凡遇上大点的事儿,都喜欢到海哥这里扎堆。

“去兰风轩。”王强说道。毛学文也不含糊,一个神龙摆尾,小车调转头,径直朝南郊驶去。

2

半小时后,王强的车停在这个别致的院落前。

青瓦白墙,雕梁画栋,从外面断然看不出里面的陈设和内容。

只见五米高的门楼上三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大字——兰风轩。字是刻在一块墨色的大理石匾上,涂的绿漆,与大门两旁的竹枝相映成趣。两侧嵌有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左书“兰竹菊梅,贯穿春夏秋冬”,右题“风花雪月,发源天地乾坤”,字体、用色、选材与门匾如出一辙,只是字形略小。

“你先回吧,不用管我。”王强下车时交代了一句。

跨过门槛,院内却别有一番洞天。

堂前是露天的,两侧是走廊,中间有一块兰花圃,左边埋着几根竹子,右边树着几枝腊梅。

花圃中有条小径,蜿蜒曲伸。

再前面是个小池,水位不深,清澈见底,浮游着几尾观赏锦鲤。

池上有一小段木桥,再往里走就是一间木亭。

亭中的石桌上摆设着一副棋盘,经常有人在此对弈手谈。

最新小说: 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杀疯了 大王万万不可 重生后,成了病娇九殿下的心尖宠 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 糟糠之妻做皇后 天下继兄一般黑 咸鱼[快穿] 重生中奖前,目标,桃李满天下 侍郎家的小少爷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