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陈父是不肯要女儿的钱的。
可宁宁却说道:“如今庄上开支已经建立账簿,由专人负责看账。我也可以看出每个季度的开销。若是白拿了家里的粮,来年我都不知道庄上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了。况且如今我也不缺钱,爹就收了吧。”
陈父没法,只得收了她的银子。又交由陈母保管。
陈宁宁少不得,又在村里收购了一批粮食,继续囤积起来。
这样一来,稻谷满仓,庄上的人总算能安心过年了。
陈宁宁又忙里偷闲,栽培出一些草药苗。
只是随着十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凉,那些花草也有颓败之势。
陈宁宁便打发人,把那些重要的苗,移栽盆中,搬进屋里。必要时还要烧火升温。
张槐本以为到了冬日,他们便不能再育苗了,不免心生寂寞。此时一听,庄主当真竟有如此安排,他便又高兴起来,又说道:
“《论语》中记载过‘不时不食’。其实,之前在京中,我也见过有人在温室种菜。只是那些菜不见风日,都是黄叶的。有人便说,那种菜吃着对身体不好。”
陈宁宁摇头道:“那便注意开窗换气,把花苗移到阳光处就好。虽说麻烦些,正好咱们庄上人多。我这就找来师傅,弄个花盆架子,再把这些窗子也改上一改。”
她又忍不住想,若是有人能做成玻璃就好了。玻璃花房,阳光充足,种植起来,也容易许多。甚至还能做个暖房出来。
她倒是知道玻璃最早是用石英砂和天然苏打高温烧制出来的。
只可惜,如今还没能找到这方面的人才,也只能作罢了。
等到陈宁宁把育苗室改造好了,厉琰果然带着之前说过的那几本书,又登门了。
他一见陈宁宁把坐北朝南的房间,都改成了“花房”,便不免有些好奇。别人家都是好房子留给自己住。陈宁宁可好,把好房子让给“种子”了。
他又叹道:“果然如你之前所言,看来你当真是打算在冬日继续育种了。”
陈宁宁点头道:“只可惜,那几盆血牛筋长得并不快。其他那些种子,倒是也有发芽的。去看看吧。”
厉琰却又说道:“既然花房已经建好了,倒是有一件要紧事,要同你商量。”
“何事?”陈宁宁挑眉问道。
“是这样,我兄长有一门客,常年出海,从异域带回一些舶来品,运回京城贩卖。这次到吕宋,有人便发现佛郎机在当地栽种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作物。长在土里,大如拳头,通常一根藤能结出许多果,果果相连,味如甜枣。那门客见这种作物实在罕见,还说吕宋靠它度过饥荒。便想把这果子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