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殷清风带着武弘度、武守官武元忠和武希玄前来送行。
武士让身边除了满脸不甘心的武元爽,还有武士让新纳的胡妾花娇娘子。
灞桥驿外,一番作别后,武士让挥了挥手里的柳树枝,潇洒的上了马车。
望着远去的车队,武士彟喟然长叹。
胡族或胡风浓重的家族或许不在乎舅媳之间苟且之事,但武氏不可以。这件错事已经折磨二兄多年,现在能放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这一走
他转身拉住武弘度和武守官的手,满含期待的说道:“你们阿耶要回祖地照应族事,你们不但要安心随夫子学习,还要学尽夫子的本事。”
“弘度、守官谨遵叔父之教诲。”
两个小家伙稚声稚气的齐声回答道。
今天是个离别的日子,也是团聚的日子。
夏商以来,国人以占卜祭祀等方式与天地沟通,祭月拜月是其中一种形式。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因为仲秋之月分外明亮,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渐渐开始将这一天作为一年中祭拜“毕聚”的主要日期。
既然是祭拜,就要有祭品。
因为只是自发的行为,牛、羊、豕等三牲可以没有,但果子和五谷做的食物要有。五谷中又以麦难得,所以麦粉制成的食物就算是最顶级的祭品了。
但是,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现在还没有固定下来,后世熟知的月饼也没有问世。
在现代,烛光晚宴是很浪漫的事情,可是在天天都点蜡烛的唐朝,哪里有什么浪漫可言。但,办法总是有的。
殷清风和四个小姑娘在院子里的大圆桌上和四周都摆上燃烧的蜡烛。这个场景一布置出来,引得美妞儿们欢呼跳跃。除了极度奢侈的家里,没人一下子点这么多蜡烛出来。
除了这浪漫的烛光之外,桌子中间还有插满各色月季的花瓶。
等都落了座,殷清风说道:“我之前一直疏忽了一件事儿,这事我得赶紧补偿你们的。”
殷清风的言论让众美不解:“补偿我们?郎君之一对我们很好啊?需要什么补偿?”“就是啊,月丽在这里很快活呢。”“我们也是啊。”
殷清风回答了她们的疑惑:“月眉和我同一天生辰,可你们的我都没问过关心过。这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一个好男人来说,这是天大的罪过啊!必须补偿你们。”
一边说着一边还做出一副罪孽深重的样子。
“郎君”“哥哥”
结果众美被殷清风放的大招给击倒了。
“好啦,这有啥激动的。都是我的人嘛,不对你们好,我对谁好?来,月丽妹妹,过来哥哥抱抱你。别哭!”
惹出祸事出来的殷清风,“手忙脚乱”的趁机吃豆腐。
“来月眉帮我记一下每个人的生日。”
繁星是二月初一、月丽是五月十六、鱼娘是十月十四。
“好羡慕月眉姐姐啊。”“月眉姐姐和郎君有缘嘛。”“哥哥,月丽也想和哥哥一起过。”
怀里的襄城一边说,还扭来扭去的。
“好好好,别扭了。”
“嘻嘻嘻。”
殷清风问道:“你们可知这瓶中的花朵代表的含义吗?”
四个丫头一起摇头,“不知道”
“让郎君来告诉你们啊这红色代表热情、爱恋粉红代表感动和喜欢你那灿烂的笑容白色代表天真、纯洁、尊敬、谦卑花苞代表美丽和青春。
我祝福你们永远热情、快乐、天真、美丽!更祝愿你们青春永在、笑口常开!”
说些,殷清风将插满鲜花的花瓶拿在手中,大声喊道:“你们想要什么颜色的!”
“白的!”“红的好看!”“都是月丽的”
平安了三日后,韩起带着样板来到山庄。
早就一心盼望着的殷清风强忍着好奇心,直到月眉下课了,才让人把箱子打开。
箱子里的瓷砖一共十块,每两块之间是一层层秸秆。
当第一块摆在桌子上,就赢得一片惊呼声。
青色的瓷砖大约三厘米厚,上面是一个浅浮雕的凰首图案。
凤与凰是后世人熟知的一种吉祥图案,而且并不太过仔细的区分凤与凰。
“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东汉的郑玄读“仪”为“偶”,谓“仪,言其相乘匹。”即凤凰成双而来,来而跳舞。
由于凤凰以善舞而闻名,故在山海经中又被称作“舞鸟”。
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形如鹤名曰凤凰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对于凤凰最早的记载,出自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中。这两种文字中的凤字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
商周青铜器上的凤纹:凤冠分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勾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作鸟体或鸡体型。
富有变化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连尾等形式。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
这个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而见胜,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图腾标记,而且逐渐推广而成美的艺术形象。
到了战国时期,凤纹开始变得婉曲秀丽,妩媚多姿,姿态柔美。
秦代时期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形象或高傲阔步、或气宇轩昂、或挺胸展翅、表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健壮的、生机勃勃的活力。从过去以抽象线条为主逐渐发展为形象的具体刻画,所以日益趋向写实从过去神秘色彩较浓厚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和装饰性。
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凤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
从文化上看,独尊儒术、汉继楚绪和道家思想的弥漫,使汉代的精神文化中带有贵玉、崇凤的文化基因,这成为汉代玉凤纹流行的动因。
汉书载,汉宣帝时“凤皇神爵数集”,鸟身“高五、六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注引东观汉记曰:“凤高八尺”。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
汉代人所描绘的凤凰形体特征,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汉画像石墓中,墓门铺首之上所刻对称鸟兽,其鸟具冠展翼,若凤凰者,即取意于重明鸟也,认为她能驱退鬼蜮魑魅,故用以装饰拱卫墓门和龙纹一样。
这些凤鸟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汉代的凤鸟图案,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动态与气势,处处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以及变化的力量。
汉代的凤纹大都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
从风格特征上看,汉代玉凤纹既稳定了战国时期玉凤纹的典型特征,又在造型、纹饰上打破陈规,巧妙地将汉代的艺术风格渗透其中。具象凤纹稳中有变,多元并存抽象凤纹大胆创新,更加写意。二者之间虚实相应、相辅相成。
东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述:“尧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能抟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
到了唐代,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满快乐情趣。
成双成对带有本土神仙意味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或瑞草,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的盛唐的物质文化生话息息相关,反映出歌舞升平的气象。
另外,从唐代头饰及敦煌佛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现象。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的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味。
而宋代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凤鸟纹样便也多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如政和年间的“凤戏牡丹”、“百年好和”、“喜相逢”图案已渐渐地成为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凤凰寓意美好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挥。
宋代凤纹比较清秀,比较写实细腻,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具体表现在凤鸟头上的冠是如意形的,嘴巴短粗,眼睛细长,长腿,散条长尾,每片鳞羽都细致地描绘出来。
明清时期的凤鸟又不同了。
这个时期的凤鸟是在朱雀和鸷凤的基础上,以鸟为原形加以变异的。长足蛇颈,嘴显然是鹰化,目光锐利,肉状雄鸡冠,孔雀状三翎巨尾。后来经过发展变化,又将雄鸳鸯翼侧耸立状羽毛附于凤的同等部位等,成为今天的凤凰形象。
在丝绸装饰题材有云凤、团凤、穿花凤等,并将他它们与吉祥的寓意联系在一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在漫长的几千年里,凤与凰因为人们审美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造型,但古人到底是根据什么才演化出来它们的呢?
关于凤凰所谓“戴德、负仁、报忠、挟义”之说,对此,抱朴子中却有一种解释:
“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
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
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
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
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据此,汉代经学家的那些神秘说法,就不过是以儒家的五行符号,对凤鸟身体各部不同颜色的一种描写罢了。即:头部呈青色,颈部呈白色,喙部呈赤色,胸、背部呈黑色,趾、爪呈黄色。
后人比较了一下鸵鸟与凤凰的异同:
一:澳洲鸵鸟脚部有三趾。足,趾古字通。这可以解释通三足乌的由来。
二:凤有五色,色彩以黑为主,亦区别不同种而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而以黑、青色为主,故在古代又称作“青鸟”。
鸵鸟的色彩以黑为主,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
三:凤鸟体态高大,在七八尺左右。大鸵鸟成体亦高达二点七五米同样是七到八尺左右。
四:鸵鸟雌、雄体色不同。雄性苍青色。雌鸟则以褐黄色为主。传说中的凤鸟雄性为青绿色。雌性则为黄色,故称“凰”,凰者,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