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开了门,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李晋安。
“晋安叔叔?”他感到非常意外。
但他心里第一反应是,“还好刚才没叫特殊服务,否则更丢银。”
李晋安一身青色道袍,头挽道士髻,脚下一双骨子皮制成的双脸鞋,就差怀里捧着一只佛尘了。即使如此,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仙风道骨得道仙人。让他去演太上老君,估计每集得七位数才能请的动。
李晋安是结婚之后才自愿当内侍的,他和童贯一样,都留着胡子。而且,声音也不像泰国人那样阴柔。
道教的九巾之说,来源于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按照该书的说法,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但除了纯阳巾,也就是唐巾,传说是出自唐朝吕洞宾之手外,其余的都是唐以后出现的。
这大冷天儿的,他竟然“光”着脑袋出来,也不怕冻着。
李晋安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太子可怜我,让我出来走走。”
他又指了下身后的人,“他是工部的人。”
说完,他就自顾自的往里走。
那中年人上前半步,“水部郎中王承,拜见殷侯。”
“哦~~~,王郎中里面请。”
李晋安这时回头说道“你先去安顿,一会儿再去叫你。”
气场很强大嘛~~~
王承离开后,殷清风说道“叔叔这一路来,可是辛苦了。”
“还好。一会儿店里送来吃食的,你陪我饮上几杯。”
之后,殷清风陪李晋安在城里城外闲逛了三天。哪怕这里的饭菜和酒水都比不了他在东宫里享受到的,但李晋安始终是一副无比享受的样子。
到了第四天,殷清风见实在是没什么可逛的,他提议到乡间去走一走。
“走~~~去看看。”李晋安也逛腻歪了。
雇了辆马车,俩人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越走越荒凉,殷清风有些后悔了。反倒是李晋安的兴趣来了,“我的家乡在冯翊郡韩城县,现今叫西韩州。”他指了指车窗外,“每年秋冬季,就属那红彤彤的柿子让人看着舒服。”
殷清风顺眼看去,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点缀在山坡上。
“等到一场风雪后,捡回来的柿子额外的甜。”李晋安一副回忆的表情后说道“哎~~~都是那杨广,征什么高丽,还征了三回!要是他现在还活着,某都要戳他三刀才解恨~~~”
殷清风不知道他有什么悲惨的往事,转移话题道“不知叔叔可知道柿子醋?”
“柿子醋?是一种醋吗?”
李晋安收起悲伤的情绪。
没人知道柿子醋是什么年代有的,但在北宋却是贡醋。
“这一带产柿子,一会儿咱们叔侄俩找个农家问问。”
“好!你一贯能做出美食来,这柿子醋必然是有什么奇特之处。”
李晋安也来了兴趣。
“柿子醋的妙用呢,小侄一时说不清。等回去后小侄把那些妙用写给叔叔。叔叔带回去给长孙婶婶送上,她必然感兴趣。”
“哦?你这一说,我更感兴趣了。”
“不但柿子醋有不小的妙用,红果醋和苹果醋也各有妙用。”
不管是柿子醋、山楂醋还是苹果醋,都有醋的共同作用软化血管。现代人得了什么动脉硬化之类的疾病,常饮各种醋就对了,没必要非得吃各种价格不菲的药物。
李晋安想了好一会儿,“这红果我知道,苹果是什么果子?”
“苹果嘛~~~柰与海棠嫁接出来的,既没有柰的绵软又没海棠的酸涩,清脆多汁不说,而且容易储藏。”
李晋安眼睛一亮,“你说得头头是道,是不是已经种出来了?”
冬季最难的就是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现在蔬菜已经有温室了,若是苹果能储存到冬季二郎和太子妃一定非常满意。
殷清风道“小侄去年才让人试着去做,想要结出果子,估计还得等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
民谚桃三杏四梅九年,想吃苹果五六年。但通过点芽、塑形和梳理枝条等手段,苹果可以提前挂果。
“你小子总是有些稀奇的想法。”
李晋安也不用明说,等明年那个什么苹果收获了之后,殷清风自然会少不了他的。
殷清风道“等苹果成功了之后,小侄还要拿它和松树嫁接。”
“和松树嫁接?这是什么道理?我还没听说松树也产果子的。”
李晋安一副你别蒙我的表情。
“苹果和松树嫁接后,除了保持原先的口味不变,还多了一股松香的味道,吃起来嘛~~~~哈哈哈,等叔叔吃了就知道了。”
李晋安一副畅想的样子,“真是闻所未闻果子与松树嫁接?那柿子、桃子、梨子是不是也能和松树嫁接呢~~~”
这可把殷清风问住了。关于苹果与松树嫁接是他从网上看到了,那其中是什么原理、又能不能与其他水果嫁接,他一概不知啊,“要不小侄让人试试?”
“试试!一定要试试!果子能和松树嫁接,必然也能和柳树杨树嫁接,你让他们赶紧试试!挨个儿试试!”李晋安兴奋的说道。
苹果与松树嫁接,是在松树上钻个眼,再将苹果枝插进去等待它结果。但一条苹果枝只能结一个果子。至于柿子、桃子什么的,也按照这个方法来?
殷清风有些后悔自己的臭显摆了。
他正懊恼着,马车停了下来。殷良的声音传来,“这里有一个村落。总管和郎君是打算下去看看,还是继续往前走?”
李晋安惦记着柿子醋呢,“往村子里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