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十一年,六月十一日。
子时二刻(花花世界时间午夜十二点整)。
澧河上游河面上,漂浮着点点灯火,在山谷中勾勒出一条闪烁的曲线。
第一艘船驶入澧河最后一个峡口,凤飞峡。
头船上的军士们唱起巴蜀军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悠扬雄壮的歌声在峡谷内荡起阵阵回声。
每一艘船进入峡口,船上的军士跟着唱起来,峡谷内的歌者愈多,歌声汇聚为巨大的声浪,惊飞群群鸟禽。
虎牙将军史忠坐镇的刘舍坐船,排在第四位,他看着黑黢黢的峡口,略感不安。
虽然一路上都很顺利,但这里毕竟不是巴蜀,不是雒州郡。
他回头望望,巴蜀王子刘舍,与诸葛子衿和李元靖聊的兴起,丝毫没有返回前船的意思。
诸葛子衿的坐船即将驶入峡口,刘舍为军歌鼓舞,拔剑起身,仰天长啸。
后面的军士们,都跟着啸叫。
诸葛子衿和李元靖相对无言。
雒州卫……是一支难得的精锐之师,可比南卫的羽林卫和南周的宁夏卫。
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活力四射、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对刘舍王子忠心耿耿,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雨腥风。
诸葛子衿的坐船驶入峡口,刘舍坐下,倾听着峡谷内的军歌,道“儿郎们的大风歌,可还入耳?”
“王子殿下治军有方。”李元靖赞道;“只是不知,殿下如何练出这么一支虎狼之师?”
“八年前,吾拜青城仙人为师。仙师问云飞,有何志向?云飞言大丈夫,当如先祖般,威加海内。仙人欣喜,赐下三册兵书,名为《淳于兵法》。吾依照兵书,用三年的时间,练成八千云飞卫。带着他们,只用五年时间,即扫平巴蜀诸王。可叹,雒州战后,云飞卫不复当初的云飞卫,老兵只余千人。
“父王欣喜,封云飞为雒州郡守,命云飞解散云飞卫。雒州有十八城,每城都有一支云飞卫。现在的雒州卫,虽只三千,早晚又是一支云飞卫。”
李元靖骇然道“《淳于兵法》?”
“有何不对?”刘舍奇道;“莫非大将军也知道?”
“南卫有座南柯城,城主名为淳于贤。他的父亲,曾留下一部兵书,也叫《淳于兵法》。”李元靖徐徐道;“南卫有两支精兵,一是南卫羽林卫,一是南周宁夏卫。他们,都是以《淳于兵法》练成的。”
“竟有此事?”刘舍大奇;“我还以为……”
诸葛子衿心里也不平静。
她去江左,也有找机会观《淳于兵法》的意思;李元靖,大约也有同样的心思,却都没找到机会。
远在巴蜀的刘舍王子,竟然得了一部。
仙人们的心思,着实难猜啊。
听话听音,经过一路茶叙,她们对这个巴蜀王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刘舍的郁闷,诸葛子衿和李元靖都听明白了。
刘舍对诸葛子衿很是满意,倾慕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位贵女询问巴蜀的情况与自己的经历,也是知无不言。
唯一没有明说的,只有《淳于兵法》。
刘舍的崛起,始于这部兵书,他以《淳于兵法》,打造出了八千云飞卫,并带着他们攻城略地,统一了巴蜀。
凤飞峡内回荡的《大风歌》,是刘舍为云飞卫谱写的战歌。
接下来,狗血剧上演了。
刘舍攻占最后一座敌城,雒州城后,被父亲巴蜀汉王猜忌,不得不将云飞卫解散,分封到雒州郡各城。
雒州郡,似乎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前船上的那个c级高手、虎牙将军史忠,以及二十名d级武将,是巴蜀汉王派到刘舍身边的耳目。
巴蜀王庭实施严格的嫡传制。
刘舍是四王子,上面有三个王子哥哥。
即便是大哥死了,还有二哥、三哥。
刘舍的问题在于他的大哥,巴蜀王储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