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过后,又一道圣旨送来。手机端
是关于梁奕调任一事,去大梁府的目的是查案,案子已经结束不用再留着。
但总不可能挂着一个品阶,再者马是大婚,没有个身份不合适,而且还得去庄县看看究竟怎么一回事。
宣读后,梁奕有了新的身份,挂兵部侍郎衔,任小都统,并且保留了御前侍卫一职,前往庄县驻守,挂了正三品的衔,任从三品的职位,实际依旧按照从三品官员的待遇,挂侍郎衔是为了方面梁奕统军。
梁奕次去过庄县,那会儿是以统兵的身份前去,还借了元于的令牌,已经有位小都统在哪儿驻守,现在梁奕以小都统身份前去,总要有个统领的将军,挂了侍郎衔,自然高一些,做主将有理由。
收拾的时候元于和虞谭二人到来,因为还没有得到皇的调兵令,两人便一直没有离开。
元于进屋笑“梁奕恭喜,不过你小子原来早有心人,之前还想着将老夫大女儿嫁于你,奈何没有等见,看来你我二人没有做亲家的机会,可惜可惜。”
这话不假,元于大女儿今年十五岁,算是到了婚嫁的年龄,以两人的关系那是亲加亲。
如今梁奕被赐婚,大部分有想法的人都放弃了,开玩笑,皇赐婚谁还敢从作乱不成,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总不能让自己女儿嫁过去做妾,认为梁奕还没有这个能力。
又不是嫁给皇子,王爷或者是重臣的儿子。
先说董高逸,他是皇,即便没有亲妹妹或者是女儿,旁系还是有不少待出嫁的,完全可以像刘雨一样封个公主,如此一来身份不低合理合章,为何没有说出口,原因很简单不想拆散情投意合的两人,又不可能做妾,干脆放弃。
再说元于,他是右将军,如今两个女儿都十分疼爱,尽管欣赏梁奕,但不至于让女儿去做妾,总不可能抗旨不遵。
“不过,你的婚礼我们二人可能是到不了了,你知道的,我还得等皇的调令,准备出兵东汉朝,此事拖延不得。”
“元兄正事要紧,人不能到有心意成。”
“哈哈,你小子估计惦记着我的心意,不过放心,肯定会让你满意的。”
“元兄说笑,小弟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猜错了猜错了。”
一旁的虞谭接过话道“唉,梁奕你别掩饰了,来的路元将军说你肯定会提起心意,现在看来还是挺了解你的,好歹是天羽军的两位统领,还怕亏了你不成。”
三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梁奕,皇对你的重视程度一直到今日我才彻底的明白,听你说皇后把刘雨当自己的亲妹妹看待,可终究是有区别的,没想到最后会被册封长公主,这样的事情在南齐不是没有,但外姓做到这样的绝对不超过五人。”
“元兄夸大了,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有想过会这样,是有些出乎意料。”
元于点头“这样也好,日后你在朝廷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让那些人才会有所忌惮,否则会一直盯着你,一旦那天惹了皇生气,不至于被欺负门。”
这是南齐的规矩,无论长公主是否出嫁,身份地位依旧还在,除非犯下弥天大错才会被废黜。
接着元于以开口道“先不讨论这个,梁奕,我还听说皇让你去驻守南疆那边。”
“是,皇说南疆这两月虎视眈眈,甚至在边境开始屯兵,并且有骚扰的时候,怀疑有人眼红。”
“这事我清楚,原本我是准备过去瞧瞧的,还是东汉朝的事情要紧,所以便没有提及,如今皇让你去估计有接下来的打算,不过你是以什么身份前去。”
梁奕笑“挂兵部侍郎衔,任小都统。”
元于点头“嗯,很合适,原本哪里有小都统驻守,你挂兵部侍郎应该的,其实要我说你还是在军较合适,有了这层身份解决掉南疆过后,干脆留在军,当那官多没有意思,整天听他们曰,知,乎的听着烦,为了一件小事在朝廷吵得面红耳赤,看着想笑。”
元于一直都不怎么喜欢和官往来,除非是必要的,否则一般不会主动的。
“哈哈,元兄,这话在我这里说说算了,要是被听去了,估计又得背后说你坏话。”
“哼,怕啥,要是他们不服气,动手打一次不知道是嘴巴厉害,还是拳头厉害。”
恼骚结束两人起身。
“梁奕,你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我们二人不打扰,希望下次见到你是在战场。”
“我想没问题的,不过还有一事想要麻烦元兄。”
“但说无妨。”
“我想问元兄借几个人,不多,四人。”
没办法,梁奕没两个随从有时候实在不方便,总不可能事事都去借人。
元于看着他笑了笑“我还以为你忘了此事,说实话这几人还真有些舍不得,但他们毕竟是你梁奕训练出来的,留在军总是心不在焉的,这事儿我答应了,不过剩下的几人必须留在军,那训练出来的那群将士是其他将士不能拟的,必须要留下两人镇着。”
“多谢元兄。”
梁奕原本的身份让他更倾向于在军队待着,只是董高逸要将他留在身边必须听从,说实话对这些争斗梁奕也不怎么喜欢,虽然说军同样有这样的情况,但是要好得多,至少很多事情都是放在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