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引陛下为知己,窥陛下之志,犹临渊视龙,深不可测。然则陛下引臣为情亲,夺臣之哀,不允慕殉,反以社稷相托。国失明君,臣失至爱,虽悲恸欲死,犹念陛下之嘱,拾笔还朝,辅嗣君以慰陛下,秉宸极而报圣恩。于今五载,实为艰难,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陛下以信爱加臣,臣不敢稍负圣心,故又战战栗栗,忠恪祗顺,日慎一日。皇后无陛下之德,而欲行陛下之事,挟天子而通梁王,逞私欲而乱朝纲。陛下教臣:“甫殚微恳,上翊紫机,爰须众僚,聿匡玄化。”又曰:“大臣必怀养人之德,而有恤下之心。”今政出多门,臣虽秉遗命,忝为昭容,士人奉臣为尊,而臣实不堪谋猷。臣每思之,无力于浑流滔滔,亦无复束手怅怅。臣不能匡嗣君,而求欢于皇后,借请天下士庶为出母服丧三年,又请百姓年二十三为丁,五十九免役,以应陛下“省功费力役,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之政,虽涉艰深,亦不敢忘化育黔黎。
陛下圣训曰:“察微之士,所宜三思。”臣尝思己任,既悬位乎内外之中,必释疑于上下之间。故常发谏声,纳人之不敢言者,为陛下言之,陛下爱臣,常许嘉纳,是以士林于臣,蔚有称声。及山陵崩,上不以择贤为虑,下不以忠君为任,逐微利尚可纷争,涉大政而作齐喑。一二干吏,独夙兴夜寐;万千斜封,共撼基摇本。果如臣虑,事积而发,废太子诛梁王而图臣。臣曲奉皇后,借其力而竞功,背士林清望,固知怨臣者众。然无人可托社稷,岂敢贪一死而负陛下乎?是故避铦锋而求自保,陷废太子于死地,虽仰紫宸,实为不仁。臣每思之,废太子虽非雄主,早为关教,或可保其性命,不至大人挥斥于玄武门上,而小子枭首于终南山下,何恨矣哉!梁王既殁,臣乃敢劝重开修文馆,以文取士,可还左迁之能俊,收草野之贤达,是以清声复起,敬崇鸿词之士,推右博学之臣,文质彬彬无论,亦人有此心,稍还陛下之遗风。
然则澡身沧浪,岂云能补?今上崩殂,臣愕其速,知长谋之不成,奈短视为相逼。臣定死计,引安国相王与镇国太平公主为制,臣望已失,臣心已损,勉力五载,若一握之独木支万顷之重檐。今将一死,悬首门楼之上,沬血宫阙之下,成圣君之大义,洗国朝之积尘。
臣之一死何足惜哉!陛下如当空日月,照临下土;臣乃轻尘微芥,贪沐熙光。故今上尝询臣以圣碑著文事,臣闻《淮南子》曰:“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是以诈伪萌生,去本趋末。臣若为文,不忍见妄解臣意,亦不知将饰以何辞,乃可称陛下之德。臣之婉拒,无人敢著,故立无字之碑,冀陛下恩怀。臣之微躯,原非所虑,然窃思尝受陛下恩露,身非己身,诚陛下之身。所谓顽石,过圣目而成美玉;臣之微躯,欲抛舍而恐不能。然则所乐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今臣身死,而道犹存,故不思托身何处,死去成空,分虎饲鹰无论,体解支离何妨?
臣年已四十七矣,欲拜陛下,藏垢怀耻,苍苍憔悴,恐秽圣目。遂点唇施妆,描眉开箱,既为知己者死,又为悦己者容。窃思之,竟不知为臣乎?为妾乎?更知古来为臣为妾者,皆莫有臣之幸也!陛下不弃,解辗转之念,全寤寐之思;臣当溯伊人之流,泳广汉之江,再临罗堂而观秋兰,浮洞庭而登白薠。秋兰青青,江风袅袅,云旗飒飒,木叶萧萧。
独与目成,望美人兮芳菲;佳期如梦,携帝子兮同归。
臣婉儿沐手再拜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上
☆、番外三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
清晰而流畅的背诵声从掖庭宫中传出,七岁的女孩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认真地在负责教习的博士面前背诵今日教习的内容。
掖庭宫是关押获罪臣子家眷的地方,堕落于兹的奴婢比宫里正常渠道入宫的还不如,从一来到这里就沾上罪孽,犹如被踩入了污泥秽土,成了大唐最低一等的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大唐国祚已到第五十九个年头了,经历高祖和太宗的励精图治,交到第三代皇帝的手里,已是海晏河清,民生富足。大唐的子民会以为头顶的天是亮的,可掖庭宫的天,几乎从没有亮过。
如果说幽暗的地狱里什么时候能趁人不备透进来一丝光亮,对于七岁的小婉儿来说,可能就是在受教的时候吧。掖庭宫虽然是关押罪奴的地方,朝廷有意施以德化,也让里面像婉儿这么小的孩子接受一定的教育,尽管教习的内容以《女训》等为主,大多数人听上去都枯燥无味,但在婉儿看来,在博士面前默书的时候,是自己最能忘记身在掖庭宫的时候。
平常总是板着一张脸的博士听婉儿背得一字不差,含笑点点头,和蔼地摸了摸婉儿的小脑袋,抬头望望还在摇头晃脑的其他童子们,道:“今日又是婉儿最先做完功课,你们要加把劲了。”
“是。”顺从的应允在掖庭宫已被听成习惯,竟无人察觉里面深藏的怨气。
小小的婉儿顾不得别人的什么怨气,今日会这么快解决掉课程的原因与平时不同,她回到位子上,拿出一盏尚未完工的小宫灯,上元将至,教习完毕就要开始忙忙碌碌的工作,只得尽快背完书挤出一些时间来,把上元节的宫灯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