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这一声叫喊过后,从他的前胸膛里传来一个很纳闷的问话声;“我为什么要放开你,我为什么要放开你,你是我的怀玉小和尚,从前的时候,在伽蓝寺里,我可是整夜趴在你胸堂上睡觉的,那时候,你放屁打呼噜,我可是没有嫌弃过你,现在怎么啦,你倒嫌弃起我来了,真是,看我咬你不!”
前胸的声音刚刚落下,晋元突然感到自己的心口窝一阵剧痛,他立刻大叫一声,伸手去推还抱着他的那个美女,却不料,他伸手去推的时候却推了一个空,刚刚还在搂抱着他的美女,此时已经离开他足有一步之远了。
这时候的晋元哪里还能顾得上别的,他急忙低头看自己的前胸,哇,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原来,晋元的目光所及之处,那个心形胎记似乎红得十分鲜艳,在鲜红的胎记里面,分明长出来两个字,一个是怀字,一个是玉字,连在一起,岂不就是怀玉两个字吗!
江面上,银灰素洒,朦朦胧胧,十分迷蒙,就如同晋元的心情一样,他是那样迷惑,那样不解,刚才还是一块胎记,此刻却长出来两个字,就凭着这两个字,对面的蒙面美女,已经认定了他就是她的小和尚,这是为何,难道天底下的道理都是这样的吗!
晋元虽然是在迷惑之中,突然间却是灵光一闪,心念一动,却又想起来,事情绝非那么简单,自己一定要问清楚才行,绝不能她说啥就是啥,于是,晋元想了又想,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十分艰难地开口问道;“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在船上的那条黑影吗?你是小和尚怀中的那只蛤蜊吗,小和尚去了哪里,你为何又成了大美女了?”
听到晋元一连串的发问,对面的大美女微微一笑,似乎早已了准备,就听她开口说道;“你早就该如此问我,我可以先回答你两个问题,我叫蚌娘娘,确实是小和尚怀中的那只蛤蜊,你懂了吧。“
幸亏晋元早就看出来这些相连着的过程,心里也早已经有了准备,不然的话,他一定会吓一跳,于是,他还是很坦然地站在蚌娘娘面前,盯着她看,这时候,却见蚌娘娘又开口说道;“至于,其它的四个问题,我要在你看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告诉你。”
晋元正要想参透蚌娘娘刚才说的话中的玄机,不过,还没等他参透之时,蚌娘娘把话一转,让他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又让晋元好生不理解,在晋元看来,既然对面的美女已经承认自己叫蚌娘娘,是那只蛤蜊,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应该很好解释,她却为何还要让自己看什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呢,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还是发生在小和尚身上的事情,亦或是两者都不是,而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呢,参不透,怎么办,只好继续发问了,或者说是向人家求教了,没法子,谁让自己不知道呢,就这样,晋元只好又问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晋元的问话之声还在朦胧的月色中飘荡,却见对面的美女蚌娘娘,抬起她那只洁白如玉的手指,指着前方说道;“怀玉小和尚你快看!”
晋元闻听后,还没有来得及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怀玉,到底是不是小和尚,就已经身不由地顺着蚌娘娘的手指方向,朝前看去,晋元目力所及之处没了月色,没了江水,只有迷迷蒙蒙,混沌翻滚的黑雾。
晋元正自疑惑间,突然刮来一阵狂风,晋元刚听到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却不料那团翻滚的黑雾被这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吹跑了,黑雾消失过后,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晋元先是看到江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福德公神庙,还没等晋元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情的时候,那座福德公神庙突然不见了,他眼前又出现了一座荒山,山下正走着一个人,远远看去,不是十分清楚,只能是朦朦胧胧地看到是个人。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为何会出现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晋元有些不解,忽听前方有人高声喊道;“怀玉主持,别来无恙乎!”
接着他又听到回答之声;“真是巧得很,原来是峨眉山空寂大师,不知师兄到此有何贵干?“
就听另一个声音说道;“还不是去伽蓝寺寻访师弟你不果,我这才匆匆追赶而来。“
这时候,就听被称作怀玉的和尚说道;“师兄的飞升之功果然又有了长进,实乃可喜可贺。
听到这种莫名其妙地对话,晋元好生不解,就在晋元十分疑惑之时,对话的声音却越来越近,晋元不由得循声望去,却发现离他不远处,在一片不大的小树林子里站着两个身穿灰色袈裟的老僧人,这两个僧人中一个身材高大魁梧,隆鼻深目,脚下穿着草鞋,身下的裤腿却很短,还没有盖上脚踝骨。
另一个僧人身材消瘦,细长的脸,两只眼睛眯缝在一处,身上的袈裟打着补丁,两个人相见后,互致问候,叙说想念之苦,接着那个身材削瘦的僧人问那个身材高大的僧人道;“怀玉主持,你这是要去哪里,为何一人孤身前往,身边连个徒儿都不带呢?”
怀玉和尚回答说;“吾乃遵循先师训诫,前去蓬莱山诵经修法却不知师兄找我有何事?“
空寂大师听了怀玉主持的话以后,说道;“前些时日,我在山中寺院研**乘经,有一句却始终参详不透,故此前来请教。”
听到此处,怀玉忙说;“师兄见笑了,想我佛法修为远不如师兄,却为何要说前来请教呢!”
空寂大师见怀玉和尚十分谦虚,忙着解释道;“师弟不必谦恭,现如今普天下之人,有谁不知,有谁不晓,师弟的佛法造诣远远在我之上,我这次来真就是有一句话参透不祥,所以,才来请教,还望师弟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