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不希望这世间再有别人跟他一样洞察先机。
尤其,那人还是杨萱。
夏怀宁长舒口气,含笑跟在杨桐身后走进屋子。
再过数日,秋意已是浓得化不开,树叶尽都枯黄,颤巍巍地挂在枝头,待风吹过,打着旋儿落在地上。
杨修文风尘仆仆地自扬州归来。
一来一去足足两个半月,杨修文消瘦了许多,面色也有些冷,可见到等在门口迎接的辛氏以及三位子女,冷峻的脸庞上还是露出了由衷的欢喜。
辛氏挺着大肚子亲自给他张罗热水更衣沐浴。
梳洗罢,杨修文将儿女们都叫至跟前,打开箱笼一样样往外拿东西。
有无锡产的憨态可掬的泥阿福,有南洋舶来的巴掌大小的玻璃靶镜,有盒上印着西洋女子的香粉还有各式笔墨纸砚等等。
三人各得了许多物品,俱都欢喜不已。
杨修文从箱子底取出几本书jiāo给杨桐,“这是白鹤书院的弟子所作,有时文有诗词,你大舅舅跟几位先生将立意与文笔好的摘抄出来刊印成册,你可以读一读,看看别人是怎样写文章的。”
杨桐应声接过。
杨萱眼尖,瞧见箱底另有几册书,遂问:“爹爹能不能也给我一册?”
杨修文笑道:“只刊印出百二十本,除了分发给一众弟子,另有许多学子文士索取,爹爹也只得了一册,等阿桐看完你再看。”
杨桐忙把书递给杨萱,“萱萱,你先读。”
“不用,不用,我又不考科举,就是随便翻翻,大哥不用管我,”杨萱连忙拒绝,抬手指着箱底,“那些是什么书?”
杨修文顺手递给她一本,“你外祖父留存的书信,有向善篇、有劝学篇、有游记,也有针砭时事的策文,也是你大舅挑出来一并刊印成册。”
杨萱心底突然生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定定神,随意翻看着,没翻几页就看到硕大的文字,“答贤婿子瑜之惑并论化鸱为凤”。
这应该是大舅舅辛农拟定的题目。
杨修文,字子瑜。
化鸱为凤意思就是以德化民,改恶为善。
再往下看,上面写着,“《大学》有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余以为天下王嗣中能当以为仁者,靖王楚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