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敛财手册作者:茗荷儿
胡同,然后才回位于黄华坊石头胡同的自家宅子。
杨萱收拾好东西便要回屋抄书,辛氏唤住她问道:“你可知道我为何罚你?”
杨萱答道:“是因为媛表姐?”
“不是,”辛氏看着她,“是因为你行止不妥当,古话说空xué来风,你要是行为端正,阿媛会平白无故地说那些话?”
杨萱有些心虚,低下头不作声。
辛氏续道:“我知道你们没啥,可光天化日之下,酒楼门口人来人往的,遇到了点个头也就罢了……端着盘子在大街上吃包子,能有什么好出身,你非得凑到跟前去惹人闲话?”说罢,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缓了语气道:“行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心里有数就行。”
杨萱告退出来,穿过西夹道往玉兰院走。
刚走进院子,一片枯叶迎面扑来,打个转儿落在地上。
杨萱俯身捡起,瞧见叶片上错综复杂牵连不断的脉络,长长叹口气。半晌,才将枯叶扔掉。
春桃低声道:“姑娘,其实太太说的有道理,萧大人……根本不是一路人。”
杨萱盯牢她,看了几眼,“你多虑了。”
进到屋里,吩咐春杏将女四书都找出来。
杨萱有个习惯,不管写字也好,做针线也好,身边容不得其它东西。比如写字,案面只能留有笔墨纸砚,其余零七八碎的概不许留。而做针线,手头也只能有绣花绷子、针线笸箩等物。
见春杏寻书,春桃连忙将长案清理出来,裁好的宣纸摆到左边案头,两支羊毫湖笔架在笔山上,砚台与墨锭放在当中间。
这空当,春杏已经寻了书过来。
女四书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和《女范捷录》,杨萱对《女诫》和《内训》看得熟,另外两本看得少,随意翻了翻,摊开《女范捷录》。
春桃与春杏识趣地离开,趁势掩了门。
春杏小声问道:“不是出门看太子班师献俘,好端端的怎么又受了罚?”
春桃不愿提及杨萱的秘密,便将过错推到辛媛身上,“是表姑娘做错事捱了罚,姑娘跟着受带累。”
春杏半点不怀疑,气道:“表姑娘行事真是一点章法也没有,”伸手指指东厢房,“那边也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