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包拯就拿了一长串名单敲响了公孙策的门。
公孙策就坐在桌边,静听包拯细数名单上这些比较不错的子弟。
身高矮,划掉了。
相貌差,划掉了。
性子急躁,划掉了。
家中父母刁蛮,划掉了。
……
都不用等公孙策帮忙一起分析,讨论讨论,包拯就把最后一个名字划掉了。
都不合适,他觉得这些人都配不上苏园。
公孙策打量包拯那一脸嫌弃又挑剔的模样,忽然觉得他这个师父的‘父’做得完全没有包拯合格,包拯这才真正爱女过度的‘父亲’该有的表现。
“大人有没有想过,这些子弟都家世不俗,怕是很难会愿意选与一名在开封府当差的孤女成亲。”
虽然说这名单上的子弟们确实都有缺点,配不上苏园。但公孙策觉得包拯还是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不是单方面的选择,要双选。
“有本府作保,你我为她添置嫁妆,有何不可?”包拯告诉公孙策,他早做好这方面的考虑了,可以上书为苏园表功。
“可这些世家皆规矩大,她即便嫁进去,怕是也不会喜欢深宅大户里的束缚。”公孙策见包拯没懂他的意思,决定换个方向去游说。
包拯这才明白过来,“合着这选来选去,还真只有白护卫最合适?”
“这家世好的,规矩大。没家世的,多半又因没受教化,无品无德。能文武双全,有家世又不过分重规矩,且姿容双绝,能给予苏丫头最好尊重的,学生当前只看见白护卫一人。”
包拯沉思片刻后,不得不点了点头。却也不知为什么,挑了一圈之后,他突然发现白玉堂那点缺点也不算什么缺点了。他虽年少气盛,却也不过是因为太年少,多磨砺他几次,性子自然就会沉稳下来了。
看来是他一开始的要求过于苛刻了,只觉得苏园该配这世间最好最完美的男儿。
“最好的未必好,合适的才最好。”公孙策温温笑道。
“倒是本府草率了,”包拯反思自己,“叫公孙先生见笑了。”
公孙策摇了摇头,反倒对包拯表示钦佩和感谢,“所谓关心则乱,大人较之学生,对苏园关心更甚。学生看得出大人待她的真心,确如亲生女儿一般。”
包拯笑了下,拿起盘子里的一块福字饼干,半开玩笑对公孙策道:“毕竟吃人家的嘴短了。”
公孙策也拿了一块吃,也开玩笑道:“那我们就多吃点,多嘴短些,待她更好些。”
二人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