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康熙十五年五月,王辅臣败降平凉。
南边的三藩之乱,由此开始易势。大势之变,起于此。
在紫禁城的皇帝得此消息,那是高兴万分。
于是,皇帝对于南征之事,再一次提起兴趣。
皇帝要南征?
这当然不可能。
至少,在皇帝稍稍露出一点口风时,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就是给反驳回来。
不光是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寿康宫的皇太后,这两宫太后不同意。
朝廷上的满臣、汉臣,文臣与武臣皆是个个化为赤胆忠心的好臣子。人人给皇帝上奏章之时,都是写得一团繁华锦促,但是,中心思想就一个。
皇帝不想能亲征。
皇帝在此时才发现,他这一位君王的意志并不能很好的在朝堂上施展。
乾坤独断?
这是皇帝以前的自我美好幻想。
实则在朝堂之上,皇帝当一个仲裁者还算得及格。
到底皇帝扳倒权臣鳌拜。
至于更多的权利,向皇帝集中的皇权?皇帝是做不到一言而决天下,圣心独揽社稷的。
皇帝有些郁闷。
皇帝开始有些有些放松,至少,比起之前的紧张。
皇帝开始在晌后,多少流涟于各处嫔妃的宫殿之中小坐与谈笑风声。
在这等时候,宫廷里的争宠之风,自然是越来越甚。
康熙十五年,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
太皇太后、皇太后难得的出面儿,让众多的嫔妃聚于慈宁宫。
这一日,宫中举办一场宫宴。
这一回,连太皇太后都乐意做为出场的重量人物,这一场宫宴自然是非常的隆重。
实则昭妃、佟妃都请示过上面的意思。
这一场宫宴是办给天下人看的。为何?
因为如此的南边局势慢慢稳了。
朝廷的大军有越来越向胜利的方向大踏步前进的趋势。
这等情况下,宫廷里的气氛自然就是有所缓和。
在这一场宫宴上。
采薇当时闻着那宴席上腥味儿,心绪间就有些翻滚。
好歹她忍住了。
采薇是过来人,她心中有些隐隐的感觉,采薇想,她否可能有了身孕?
当然,这是采薇的揣测,还需要让太医诊过平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