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少见。本地的?”
“嗯,就住凤凰街。”
“家里有亲戚或兄弟姊妹吧?”
“就她一个,亲戚好像也没。”
“那这孩子还挺不容易的。”何成燕感慨,瞧着那边的人群和吆喝声,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何成燕只是一时感慨,但这句话一字不落地落在了梁禾的耳里。穷人的孩子?梁禾目光遥遥看去,秋云的身影埋没在人堆里,只能偶尔看到一抹乌黑的头发。说她是穷人的孩子确实没错,她的家境不好,早早失去父母,现在只有个不靠谱的爷爷,估计是没有什么钱了,所以她初一就来卖挂纸钱的东西。可瞧着她平日里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确实不像穷人家的孩子。比如较好的英语水平,比如独具一格的绘画功底,比如对待事物懒懒散散仿佛无所谓其实早已胸有成竹的态度,比如偶尔冒出来一些新鲜的词语和见解,这些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穷人家的孩子。梁禾不是有阶级歧视,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行事风格、眼界素养,和他的家庭背景应该是直接挂钩的。可这一条,放在秋云身上,似乎说不太通。
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天资太过于聪颖?
梁禾一下也想不明白。
梁禾和何成燕在路边坐了一会儿,见着公交车走了一趟又一趟。这会儿上山的人已经很少了,几乎都是扫墓完毕下山的人。何成燕说不着急,她出门时候早有预料,带了些干粮出来。这时秋云已经卖完了全部东西,收拾了一下周边,发现梁禾居然还没走,坐在二十米开外的石头上。
她推着车走过去:“梁老师,您怎么还在这里?”
“我们等人少点再坐车。”
秋云这才注意到梁禾身边还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妇人,个子瘦小,目光炯炯有神,只是她的右腿放着一个拐杖。
“这是我的母亲,何老师。我们今天一同来扫墓。她腿脚不太方便,人多挤不上车。”梁禾解释。
“哦哦,这样啊,何老师新年好!”秋云忙说道,“我是美院87级1班的邱晓云,是梁老师的学生。”
“你好。”何成燕颔首,“你初一就来卖东西?”
“是啊。”秋云笑笑。
“一个人?”
“恩。”
何成燕拿出袋子里的馒头,递给秋云一个,“饿了吧,我们这有点吃的。”
“哦,不用不用。”秋云连忙摆手,可这时肚子很应景地咕咕叫了两声,她的脸一下就红了。
秋云拿眼去看梁禾,梁禾只笑说:“别客气。吃吧,我妈带的有多的。”秋云也不客气了,说了声谢谢,稍微侧点身,大口吃起来。她早上先是骑车健身一个多小时,又吆喝叫卖一个上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手里的馒头虽然又冷又硬,但是经过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一分解,居然成了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梁禾瞧着秋云吃得津津有味,不由扬起嘴角,可看到她的手,笑容慢慢僵住。秋云的手又红又肿,不知道是做东西扎的,还是天冷冻的。秋云一边吃一边还不自觉地这挠挠那扣扣,所挠之处都皮肤通红——生在21世纪的秋云不知冻疮为何物,可梁禾一看便知。
“你一会儿骑回去?”梁禾问。
“恩。骑回学校去。”
“学校?”梁禾讶异,他明明记得腊月二七,学校清空的第一日,他看到秋云的宿舍门窗紧闭,不像有人的样子,“你怎么住学校?”
“我找不到家里钥匙了,过年也没开锁匠,和宿管阿姨软泡硬磨,她让我住留宿同学的寝室。”秋云嚼着馒头毫无形象地说。
“怪不得……”
“什么?”
“没什么。你怎么这么大意,连家里钥匙都找不到。”梁禾不知道说什么好,想批评她粗心大意到头来让自己没过好年,可瞧见秋云毫不在意地样子,又想起那句成语“皇帝不急太监急”。
“没事儿,梁老师,”秋云吃完馒头拍拍手,果然大大咧咧地说道,“我是打不死的小强,你看今天……”她拍了拍右边的口袋,笑嘻嘻地道,“我收入颇丰。”
梁禾不为所动,说:“你把三轮车借我。”
“干嘛?”
梁禾不理秋云,俯身对何成燕说:“妈,我看这公交车也挺难等的,不然你坐这车后面,我载您回去吧。回家还能比坐汽车快。”
何成燕等得也有些冷,问:“那你的学生呢?”
梁禾转过去对着呆呆的秋云:“还愣着干嘛,赶紧上车。”
秋云觉得自己坐在后面挺不安的,梁禾在前面吭哧吭哧地骑,她和他妈妈坐在后面迎接新年第一天的风。她和这位何老师坐在一起,怎么想觉得怎么奇怪——一个年轻男人在前面骑车,右面坐着一老一少两位女人,很容易让人误解这是他的妈妈和老婆。她觉得这样不好,这后面只能坐一个人。要是只有何老师一个,那无可厚非——儿子载着妈妈,理所当然——可这样自己怎么办,走回去?要是后面只有秋云一个,那也不好,且不论这位何老师如何回家,梁禾骑车带着秋云听上去也有些暧昧。想来想去,忽然觉得这个和“老婆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哪一个”有异曲同工之处。秋云拍拍自己的脑子,新年第一天,在想什么呢。可她越这样想,奇怪的想法越是不停地往外冒,越是往外冒,越是不敢看何成燕,更是不敢看梁禾,以至于到了何成燕住的楼下她都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