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改用了竹子和柳藤板,就算被风吹塌了,也压不坏庄稼,中间也有支撑架,就算塌,也能撑住上头的藤板。”
乡亲们窃窃私语,半信半疑、采取观望态度的人多,但苏之湄听了唐臻的建议,也不着急,并不多解释。
但她轻声跟自己爹娘商量:“要不咱也这么弄试试?叶夫人说了,定制大棚的钱他们来出,主要就是想着替大家保护好不容易长起来的庄稼。”
“这……我不知道,从没见过这东西,万一不好用怎么办?”苏大娘很是犹豫。
方才苏之洋好奇地在唐臻那片地里转来转去,带回来的是新鲜情报:“可好玩啦,就是小房子,臻姐姐还说,太阳太热的时候也能把藤板盖上,能遮阴!”
苏大叔说:“这东西给玉米小麦用太浪费了。”
“臻姐姐也说了,是他们来得晚了些,要是早点过来,想到这个办法,可能咱们那批春小麦就不会遭难了。”苏之湄解释道。
苏之洋拽着苏大叔的衣襟,兴奋地大叫:“爹爹!咱们也给庄稼盖小房子吧!”
见爹爹有点动心,苏之湄也跟着撺掇了一阵子,最后苏大叔跟苏大妈试探地问:“那就……试试?”
苏大妈点了头:“成!反正也不要钱!”
苏之湄高兴地跑去唐臻身边,跟她汇报这个好消息。
“太好了!一会儿咱就去装!”唐臻道,“子昂这一批定做出来不少,至少够装四十亩地!”
程衍夸赞道:“你爹娘挺开明的,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那当然。”苏之湄很得意,“别看他们没念过什么书,但是人都很豁达。”
叶庭轩灵机一动:“那这样,广泽,一会儿苏捕快家地里装大棚,就由你负责跟着过去监督吧,我还要带臻儿去我们家小院看看。”
“你们那房子……”程衍正要问,便见叶庭轩冲自己使眼色,机智地掐断话头,“成,那你们去忙,剩下的事交给我。”
他当然愿意先跟苏家二老打交道,慢慢接近,徐徐图之,将来要是跟苏之湄有什么进展,到时候骗、不,娶走人家宝贝女儿,也方便。
唐臻听出两人话中机锋,好奇地问叶庭轩:“咱家小院怎么了?”
这几日叶庭轩没让她去家里小院,说是正在修整,乱得很,去了就是吃灰,暂时别过去了,唐臻自然就没去添乱,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模样。
“修整好了,我想带你去看看。”叶庭轩见自家这块地的大棚差不多安装完毕,便拉了拉唐臻的手腕,“咱们走吧。”
唐臻不做他想,跟着叶庭轩回村,一路上聊了些县衙当中的事务,听说捕快们训练颇有成效,左横秋对这批人评价很高,相信很快就能启动剿匪计划,就差一个由头。
马上就到丰收爷爷祭祀,两人此前商量的“以魔法打败魔法”的办法也在徐徐推进当中,唐臻便道:“可以利用祭祀的时候放出些消息去,正好我也想趁着祭祀搞一些小活动,顺便推广咖啡,若是这帮山匪出来闹事,就有足够理由剿匪,相信王知县没办法再阻拦。”
此事叶庭轩自然听唐臻的,两人打算回头细细商议个章程出来,看看怎么把祭祀活动好好利用一下。
接着就是社学之事。这几日程衍十分忙碌,主要就是操持这个,苏之湄也帮着他忙前忙后,一方面替他找人手清扫原来的社学课室,另一方面就是帮忙张罗宣传,希望能劝各家人送适龄学童去社学。
其实要说念书,这些庄稼户并没多少兴趣,幸好唐臻提出的免学费、免书本费及提供食宿的条件深深吸引了他们,苏之湄和程衍费尽口舌,最后招到了三十多名学童,其中六岁到八岁的最多,有二十名,九岁到十一岁的有十名,剩下俩十四五岁的,是城里商户家的孩子,因为用不着下地做农活,才被送了过来。
稍后程衍便打算给孩子们搞个“入学考试”,根据成绩帮他们分班,那两名十四五岁的孩子就不入班了,这俩本来也有底子,由他单独教学。
唐臻和叶庭轩就这么随意聊着,走到了小院门口,她脚步顿了顿,险些认不出来——这还是之前那个破败的院子吗?
围墙从篱笆换成了砖石墙,对开大门,崭崭新的,仿佛朱漆还没有干透,跟不远处其他小院相比,对比十分明显。
看到唐臻意外的神情,叶庭轩十分开心,他开了门上的锁,把门向内一推,笑道:“请娘子过目。”
其实他也有留意到,唐臻许久没有再戏称他为“相公”,为此他还失落了好几天。
但好在唐臻对他的态度没有改变,叶庭轩也就没有多纠结,只是心里暗戳戳地期待对方再次这么称呼。
唐臻看着院子里的房子,吃惊地睁大眼睛。
这里自然不能同她所住的四进院相比,但现在是茅草房变砖瓦房,而且原本的格局也有所改变,变成了拐角的两间大瓦房,看上去窗明几净,比以前敞亮许多,而且还在北向的那间上边加盖了一个天台,想法十分现代啊小叶同学!
这哪里是修整,分明是重新盖了一套!
叶庭轩看着唐臻,小心翼翼地询问她的意见:“想给你个惊喜,就没多问你,现在觉得如何?那个天台你喜欢吗?夏夜我们可以上去乘凉,喝酒、喝奶茶,还可以炒咖啡豆,正方便散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