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1 / 1)

多稀罕呢,燕家一个管家的小老太太,管着一家人的吃喝嚼用时都会私下里给心疼的大孙子开小灶呢!

洪武爷杀得人头滚滚,不也照样管不住人家伸手吗?

让农人能种出更多能吃的粮食来,就算被搜刮过了总也饿不着肚子,在燕红想来,估计是最有效的、让大明朝不要百五十年后就惨烈灭亡的办法了升斗小民,但凡能有口饱饭吃,就没有几个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的。

董慧假咳一声,装模作样地思索半响,在燕红期待的目光中严肃地道:这个嘛高产土豆红薯若能推广全大明,大约能让大明朝国祚缩短个五、六十年吧。

燕红:啥?!

第176章 隐患

有了丰产的土豆红薯,天下反而会乱得更早?燕红满脑门都是问号。

是的。董慧肯定地点头。

土豆红薯都是粮食,这是说百姓手里有了粮,吏胥会盘剥得更狠、更让太平难保的意思吗?燕红想了想,为难地道。

吏胥盘剥肯定是有的,但还有别的隐患,你再好好想想。董慧循循善诱道。

燕红偏头:??

董慧有心让燕红多多思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笑着道:一时想不出来也不要紧,这回任务结束不是有半年的空档期吗,不用急的。

燕红困惑不已,又继续追问,董慧却笑而不答,转而提起旁的事情:女子学堂快建好了吧,你说我们是不是要在镇上找几个女先生?

燕红心知董慧是在转移话题,只好配合着道:也是,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那我现在去找大老爷,和他商量商量。

董慧笑着点头:正好,我也要去看看四少爷功课如何。

功课?正要走出门的燕红,疑惑地回头。

是呀,怎么说我也花费了时间精神,总不能不验收吧?董慧大大方方地道,要是四少爷没把我的教导听进去,浪费了我的投入,那我就把他挂墙上去。

慧姐你可别吓他,四少爷胆子不大的。燕红好笑地道。

放心吧,我有数的呢,你忙你的去。董慧做出不耐烦的样儿,把燕红推出门去。

顾玉成并不在府中,自从跟董慧这儿学了些练民兵的本事,这位四少爷就几乎在北山卫住下了,日日操练自家的亲兵家丁。

董慧这边出了趟客院大门、交代了声让四少爷来见,那头顾玉成得了信儿,便忙不迭领着最亲信的两个家丁顾飚顾武赶了回来。

慧娘子。

一进门,眼见着略略晒黑了些、也精神了不少的顾四少爷立即恭恭敬敬行礼。

四少爷不用多礼,请坐下说话。

董慧打量了下这个还挺有行动力、不是只会动嘴的少爷仔,态度都客气了不少。

待顾玉成坐稳,董慧挑了些问题问他,顾玉成果然答得流畅自然,甚至能把董慧当时照着书念的段落都整段整段背出来对他这种能做八股文、能背全四书五经的传统书生而言,白话文段落背起来确实不怎么费力。

这种好学的态度显然颇能讨好施教者,哪怕董慧本身只是抱着尝试心态、并没指望这个大明基层武官子弟多能派得上用场,嘴角也忍不住弯了起来。

四少爷果真良才。董慧笑赞道,小红曾说,李家村种仙种时若担心引来贼人,不若从顺安镇请那位姓汤的将军相助一二,要我看,完全不用舍近求远。

顾玉成精神一振,忙道:燕小仙师与慧娘子但有用得着玉成之处,玉成敢不尽力?

董慧笑着点头,又道:闭门练兵总难免有疏漏处,我这边有个建议,四少爷听听看,若觉得有用,不妨采纳一二。

请慧娘子教我。顾玉成面露喜色,赶紧起身深深一躬。

脱离燕红从命运清单里兑换出来的穿越神书,董慧能教顾玉成的其实不多她又没当过兵,对军事上的了解仅限于新闻传媒,和从小到大参加过的军训。

但就算只是这种耳濡目染下的累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董慧,军事常识也要远胜于习惯了敝帚自珍、信息闭塞的古人。

董慧坦然受礼,才道:四少爷觉得军纪有成时,不妨将军士拉到山中去,一来熟悉北山镇周边地形,二来让军士熟练山中行军若能无论天黑下雨皆能全员不掉队,有外敌来时,迎敌也好,追敌也罢,都先占了地利人和之便,岂不是稳握胜卷。

后世烂大街的拉练常识亦让顾少爷眼睛大亮,激动地当场掏纸笔做笔记

黔地承平日久,养兵其实跟放羊差不多。

日日操练是不存在的,大部分卫所兵甚至只要初一十五点卯就行(有的甚至连点卯都省了),其余时候干的都是农夫(农奴)的活计十日里能有三日把军队拉出来练一练,就已经算是强军之姿。

毕竟当兵是要吃粮的,在大部分兵士并不脱产的情况下,武官把兵士拉出来流汗,就得将大头兵们喂饱,这些钱粮朝廷可不会给就算朝廷肯给,也得先在文官手里过一遍,漂没多少全看人家的良心。

--

最新小说: 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 借种 搜神记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姜赞容她受苦又受难(NPH) 综漫:医忍也要上贼船! 如婼春风渡行舟 指间沙 宠嫁苏瑜宣祈 我的酒店通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