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他的韩状元。
萧瑾再一低头,只见一阵清风拂过,进士们衣角翩翩而起,风骨两个字便一下子活了过来。
一众新科进士里面,也不是没有年轻的,可这些年轻气盛的到了韩攸身边,也一概都被比下去了。
萧瑾看人不看脸,但是有个好看的,还是会下意识看向那个好看的。
唔今日韩卿衣裳不错,就是发冠次了些,赶明儿挑一个好的给他。
萧瑾看得赏心悦目,也就没再为难这些新科进士们,知道他们最关心的便是授官一事,于是当日便让姜明去安排了。
不过萧瑾不喜欢姜明,当初李廷芳出事儿的时候,就数他嚷嚷的最厉害。怕他在里头使手段,萧瑾还派韩仲文跟顾淮南一块儿帮衬着。
要不是现在没找到合适的,他早晚都得把这个姜明给踹走。让他当尚书,实在德不配位。
萧瑾存着别样的心思,直接把韩攸给安排进了吏部去了。
没见到他之前,萧瑾本来想把一甲三人都安排在翰林院让他们锻炼一年,再调去别的衙门。可见了韩攸之后,萧瑾又改变了想法。让韩攸翰林院太屈才了,既然他有本事,何不放他在外头闯一闯呢?
正好也能印证他的猜想,究竟是不是对的。
有韩攸打头,余下的榜眼和探花都给安排进了吏部。二甲则有不少被分去了与五州跟襄阳当地方官儿。不过他们先领了职,萧瑾却不打算让他们走马上任。
这些人毕竟还算是初出茅庐,需得好生培训一番。这事儿他让冯慨之牵头,顾淮南协助,给他们一月时间适应。
一月之后,再去任上也不迟。
这二甲一共一百来人,这么多人一下子交给冯慨之,搞得他头都大了。
可冯慨之却憋着一股劲儿,不愿输给韩攸,决心要做一票大的,让小皇帝看看谁才是靠得住的那个!
张崇明知道他这心结,却不能理解:你都多大的岁数了,怎么还拈酸吃醋?
我就是看不惯那装模作样的老狐狸!那老狐狸跟李廷芳有什么两样?
这话张崇明不能苟同:他俩还是不同的。
相由心生,李廷芳看着让人别扭,这个韩攸,虽说张崇明对他没什么感觉,却也不讨厌。
冯慨之不服:连你也要帮他?
你为何就看不惯他呢?
就是看不惯!冯慨之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