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明对两广开荒是全力支持的,萧瑾是将开垦两广土地作为夏国发展的一大助力,张崇明则简单纯粹多了,他只想把两广当成夏国的新粮仓。如今天下还不太平,保不齐什么时候又起战事,多一个粮仓,对夏国不是坏事儿。
不过说归说,萧瑾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就这么吆喝别人去建设两广,肯定不会有多少人应和,但若是强行征集百姓南迁,又会引起民心动乱。
如今最好的法子,其实是利诱。
冯爱卿,你手底下的能人最多,这些日子在坊间引导舆论,多说说两广的好话,捡好处说。
冯慨之眨了眨眼,有些懵:比如
萧瑾思来想去,不得不下血本:若是前往开荒,朝廷会提供农具,至于住处,也会有人替他们建好。虽说只是遮风避雨的棚子,但也好过无家可归。以后若是他们赚了钱,自个儿还能再建新的
这是萧瑾所能做的最大的让步了,要是再多,朝廷也负担不起。光这一项开支,就得让朝廷大出血,今年一年都得紧的花。
冯慨之却觉还得不太够。若是那些百姓租种地主的田,地主也会提供这些,那这些优势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侧了侧头:还有呢?
萧瑾:
还有?这不是为难他吗,他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萧瑾问:这些,还不够吗?
张崇明一叹:若只有这些,最后招的还是些不愿意去的。
萧瑾挠了挠脸颊。
顾淮南这时却开了口:听闻两广湿热,那稻谷定能一年两熟了?
萧瑾眼睛一亮:岂止?!若算上稻麦轮作的话,一年可以三熟!
冯慨之也忍不住心动了,这要真难一年三熟的话,那肯定有人愿意去的。
粮食可是保命的东西,一年三熟还吃不饱吗?不仅不会吃不饱,还绰绰有余呢。
不过边上卢扬又问:两广地带多丘陵,恐怕难以耕种。
那倒未必。韩攸开了口。
卢扬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位新科状元,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韩攸谦逊道:不敢不敢,下官也只是道听途说。两广多山多水,山区可造梯田,河岸可建淤田,靠海则是沙田,湖上可做架田。凡此四种农书上皆有,只需稍稍费心,便能将两广一带变成第二个粮仓。且此地多丘陵,适宜种茶,除了开垦良田,兴建茶园亦是个不错的选择。
冯慨之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
没想到啊,这老狐狸肚子里面多少还是有些货的。
萧瑾抚掌,对啊,他怎么就没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