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说你们不能每天只在寺里打转,坐井观天,故步自封。普玄道。
师父,徒弟受教了。三个弟子赶紧行礼道,然后看向那盘肉皮冻,这东西,可真好吃,刚才一块,他们都没尝出味道来,只觉得好吃了。
普玄哼了一声,没出息。不过,他的视线也在那盘肉皮冻上流连了一圈。
请送菜的人进来吧。他吩咐那个青年和尚。
是,师父。那个青年和尚立刻出去。
外面,姜云珠正站在那里等着。
姑娘,我师父请你进去。青年和尚道。
姜云珠吐口一口气,看来运气不错。她跟着青年和尚绕过大殿,去了后面的一间房间,见到了普玄。
普玄比她记忆中的样子要年轻一些,但大体上是一样的。
普玄也在打量姜云珠,他的眼力还是比那个青年和尚好很多,他看出,姜云珠的家境应该并不好。不过也没什么影响,能做出这种菜的人,本身已经足够出众。
姑娘请坐。他伸手道。
多谢。姜云珠大大方方坐下。
姑娘这菜是用了红薯粉吧?那肉皮,似乎就是用红薯粉做的。
大师真是好眼力,确实用的红薯粉。当然,也不止用红薯粉,不然绝对做不出那样的口感。至于加了什么,就不方便告诉和尚了。
做的这样逼真?普玄问。素斋里是有仿菜一说,比如仿熊掌,仿鲍鱼,但大多是仿其味道,姜云珠这道菜,连形都做的这么像,未免有戏弄人的嫌疑。
比如刚才他那三人不成器的徒弟。
姜云珠这不是没办法吗,早上做的菜,现在给他吃,不做出点新奇来,他能见她?不过她却没办法直说,所以她笑道,假亦是真,真亦是假。
她这句,来自《红楼梦》里的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句,道尽了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普玄一时间怔住,真,假忽然,他哈哈大笑起来,姑娘果然心里灵透,贫僧受教了。
姜云珠脸色微红,不是她想的,她只是借用。
幸好普玄也没追问她这个,问起了她的来意。
姜云珠委婉说了自己来潞州的目的,以及想借住的事,并说她只求有片瓦遮身就行,不用住客房,柴房什么的都可以。
现在寺里香客多,还真没有空余的客房,柴房,柴房还挺多的,就是久没人住了,姑娘若是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姜云珠赶紧道。
普玄点头,让青年和尚领姜云珠去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