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你想去不”?
吴大直接看着女儿问道。
“想”。
“那就去,一个月也没多少,这儿子都去读书了,咋们也不能亏了闺女”。
吴大这话一出,吴母气的直接放下了筷子。
绣花也没说什么,气氛就这样僵硬起来。
“世家大族的女子没有不认字的,明华去学塾,对她以后绝对有好处的”。
吴松看着吴母说到。
就在这个时候,管家突然带了一封信给吴松。
见署名,吴松立马放进了袖子里,准备晚上在看。
吴母看了一眼吴松,倒是没在说什么。
夜间,各回各家,吴松坐在书房里,拆开了信。
随后拿出了千字文。
一番校对之后,他瞬间明白了,蛛丝马迹还是有的,同窗今日三五日的去后山哪里,发现了不少车轮印子,还在泥土里发现了豆子和粮食。
之前,山里可是从来不会有这些东西的,足以可见,哪里绝对藏着不少私兵,车轮印子很明显,可见没几天都要运送粮食进去。
吴松随后回信给同窗。
这书信肯定会有人查验,尤其是郭举人已经干了这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会更加谨慎,但查验之人,勉强识字罢了,也不通这些古籍,毕竟知道的人越多,风险越大。
等有了切实证据,得知了具体的位置,届时就可以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第102章
第102章
吴松近来越发忙碌,在翰林院里还要编纂古籍,绣花忙着看孩子,二人虽住在一屋檐下,但也没空说几句话。
一日,绣花刚走到书房门口,就被管家叫住了。
“夫人,这是李夫人托人送来的碧螺春”。
想到那说话阴阳怪气的李夫人,绣花不自觉地叹了口气,随后开口道:“拿去库房放着吧,在去里面挑上一匹颜色艳丽一点的布料送过去”。
“是”。
这茶,绣花可没心思喝,而且那李夫人的茶也不是那么好喝的。
前几日,吴松找了个乳母回来,帮着绣花一起看孩子,绣花这才清闲了不少,本以为明月是个乖得,不曾想这孩子是个闹腾的,之前没出生的时候还好,出生后,跟之前大不一样,若不是有乳母帮忙,她一整日都得被她耗着,什么都干不了。
去吴松的书房给恒哥找了几本新书,她立马就回去了.
“别动妹妹的手”。
绣花刚进屋就看到小家伙站在小床前,连忙制止她,若是让小丫头醒了,那这下午不会再睡了,又得闹。
“这是娘给你新找的诗文,从明天起,咋们背这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