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铺师傅:“?”
这小娃娃年纪不大,怎么这么会反讽?
或许是注意到了师傅脸色不对劲,安雨道:“工艺和步骤都是按照您的来的,我不过只是改了这核桃酥中的两样原料而已。”
师傅一听,脸色这才好了些,他连忙问道:“是哪两样?”
“一样是生核桃仁改成熟核桃仁……虽然核桃仁生的依旧可以入口,但碾成粉末入糕点时会比炒熟的核桃仁吃起来苦一些,再加上生核桃仁若是没有炒熟,其上面的薄皮不容易脱落,那一层薄皮在单独吃核桃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其味道苦,入糕点后便会使糕点口感微涩。”安雨耐心讲解:“于是我一开始便将核桃带壳炒熟,这样炒熟后剥开的核桃仁再去掉上面的薄衣,余下的味道便只有核桃本身的醇香,并无苦味。”
糕点师傅点了点头,安雨那会儿炒完核桃剥出核桃仁时他刚巧推门进到了后厨,那时便闻到了满屋的核桃仁香,炒熟的核桃仁和生的确实不一样。
“还有呢?”师傅接着问道。
“还有就是将面粉替换成了六谷粉。”安雨道。
六谷粉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玉米淀粉,她在和面的时候以玉米淀粉为主,这样烤制出来的核桃酥更加酥脆。
熟核桃仁再加上更酥脆的口感,她烤出来的核桃酥自然比原本的核桃酥吃起来更香更好吃,还没有之前那种微涩的味道。
师傅恍然大悟,连连称赞。
这两处改动说出来后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但他烤了这么多年糕点,十分明白这两处调整有多么精妙。
入口的食物越精致,便越要求细节上的“微调”。
越好吃的东西口感就越丰富,安雨这一手通过调整原料而使核桃酥整体味道更上一个层次的做法让这师傅十分佩服。
阮泽年一边吃着一边还不忘夸两句自己外甥女:“我们小雨就是厉害,真是什么都会做!”
……
几人说着,前面的伙计又跑了进来:“师傅!前面客人们催着呢,问新的核桃酥什么时候才能卖!”
“快了。”安雨道。
新一波的核桃酥已经在烤制了,应该很快就能出锅。
“额……这个数量可能不够,外面现在排了一大堆人,队尾估计都要甩到西街那边去了!”伙计道。
“是啊……今日这么多人来买核桃酥,得比平日做多些才能供上。”师傅也道。
“那倒是不用。”安雨摆了摆手:“不够就不够。”
“这……那买不到的百姓岂不是会……”糕点师傅面露犹豫。
“来买的人多你便限量出售。”
“什么叫限量出售?”阮泽年听个新词儿,也凑过来问道。
“打个比方,就是一天只卖前五十人,先到先得,卖完便没有了。”
阮泽年怎么也是做生意的,他听安雨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这“限时出售”的妙处,当即一拍掌道:“好主意啊!去跟前面的客人们说,下面的核桃酥只剩下了十包,先到先得,买不到的请明日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