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归洋发现这附近长满了珊瑚礁。
在可透光的浅海地带,生活着这样的一类珊瑚,它们同属于石珊瑚目,拥有着能够制造礁石的能力。
和之前说过的珊瑚丛类似,珊瑚礁也是珊瑚虫通过新陈代谢,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经过海水的冲刷压实后所形成的自然景观。
这种能够分泌石灰石,能够造出珊瑚礁的珊瑚虫们,被人们统称为造礁珊瑚。
可以看到,这成片的珊瑚礁,几乎覆盖住了浅海地带的整片海底。
那么这酷似石头的珊瑚礁是否能像珊瑚丛那样,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环境呢?
当然可以。
就比如这一群藏在珊瑚礁里面的石斑鱼,就是珊瑚礁的常客。
池渊逮了两头石斑鱼,处理以后递给了于归洋,他还要再去抓几头才够他们两条人鱼吃的。
于归洋乖乖地坐在珊瑚礁上,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等着人鱼大哥回来。
这两头石斑鱼呈棕褐色,身上布满条纹和斑点,它的背鳍是往上突起的,很像马鬃。
没辨认错的话,它们应该是石斑鱼中的斜带石斑鱼,那些斑点看上去就跟豹纹一样,特别威武。
他尝了尝斜带石斑鱼的味道,唔,果然有一种在啃鸡肉的感觉。
那松软细嫩的口感,鲜甜肥美的滋味跟鸡肉非常相似,故而石斑鱼也有“海鸡肉”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石斑鱼的繁殖极有特色,在它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全都是雌性,直到成年后才能转为雄性。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当它们面临人为的捕捞时,损失要比其他鱼类重得多。
石斑鱼要生长十年才能步入成年,许多幼鱼根本来不及成年,就被人为捕捞,送上餐桌。
难道渔民们不知道涸泽而渔的危害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因为石斑鱼的肉质太过于肥美,需求量过于庞大,利益驱动着他们不计后果地捕捞。
以至于石斑鱼的数量逐年锐减,一度濒危。
也许不久之后,石斑鱼真的会灭绝也说不定。
但这已经跟他没多大关系了,他该吃还得吃,更何况如果只是自然竞争,石斑鱼根本不会落得濒危的地步。
归根究底,还是人们毫无节制的捕捞,为石斑鱼带来了灭顶之灾。
于归洋舔了舔手指,两条斜带石斑鱼下肚,已经把他的胃都塞满了。
他惬意地躺了下来,而捕猎结束的池渊,带着三头更大的石斑鱼赶了回来,坐在他身边进食。
于归洋微微偏头,望着池渊干饭的背影,竟觉得岁月静好。
想想也是,珊瑚礁生长的地方是透光地带,阳光可以透过海面投射下来。
如果不是为了安全考虑,谁愿意一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深海呢。
你说呢,池渊?
池渊吃完了鱼,也学着于归洋躺了下来。
他看着他的小人鱼伸了伸懒腰,对他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