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去池渊身边,就必须经过这最强烈的狂风地带,稍有不慎就会被海浪冲走。
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斗。
在海上遇到风暴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无论何时都要顶着风前进。
不论是游泳还是坐船。
只有顶着狂风,才能保证自己的方向是既定的,不至于迷失方向。
而且在正面对抗的过程中,不会轻易被侧面袭来的浪潮卷入旋涡。
要准风向却没那么容易。
于归洋是凭借自己多年在海上考察的经验,以及自己对海上风暴的了解,才敢跟海浪正面硬刚。
如无必要的话,为了安全考虑,他还是建议能避则避。
他手中的鱼叉也帮上了大忙,他紧紧握住鱼叉的柄部,根据鱼叉的摆动来确定海浪的方向,随时进行微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鱼叉给手腕的力是向右时,说明海浪在他的左侧,他就需要及时往左边转向,保证自己和海浪击打过来的方向是相反的。
这其实跟风向是一个道理,当风往右边吹时,花草会往右边倒。
此时人往左边走,就是顶风前行。
只是逆流而上实在太耗费体力了,于归洋已经很努力在往前游,却感觉还是离池渊很远。
好气。
一贯宠爱小人鱼的池渊动了。
他哪里舍得让小人鱼如此辛苦,即便海浪肆虐,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游向了于归洋。
顺流而下远远比逆流而上要快得多。
但在这种风暴天气,过快的速度往往意味着不可控,一旦风向偏移,池渊便会失去对方向的掌控。
别看只是偏移一点点,在高速的游动下,足以让池渊错失和于归洋汇合的机会,甚至被海浪冲得很远。
幸运的是,池渊选取的方向和于归洋的方向基本一致,这就意味着他和海浪的方向是呈一条直线的。
狂风呼啸着,推动他游向小人鱼。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想要热切地拥抱他。
眼看着池渊从安全地带游进了暴风圈,于归洋简直要崩溃了。
在那里好好待着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冒险出来?
他是不是来错了,如果他不过来的话,池渊根本就不必离开那片礁石。
等到风暴过去,池渊就可以平安归来。
来不及多想,于归洋更加努力地甩动尾巴,越到这种时候就越需要冷静。
他在往前游的同时,也在注意池渊的方向,他必须保证能够和池渊顺利汇合,否则风暴会将他们的距离越拉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