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作为东虞西白的白,家族中并非只有商人,还占据半个江南官场。
皇子私联外地官员乃大罪,尤其是白家这种在政治和金银方面都影响颇大的家族,几乎可以定性为结党营私。
横竖都是大罪,白家便仗着地势之利,干净利落的解决楚墨。
所以江南虞氏才会在念着与安国公主府旧情的情况下,仍旧眼睁睁的看着楚墨被熬死,只是带走楚墨的尸骨。
江南虞氏不敢与白家赌。
第92章 三合一
从白家对楚墨动手的那刻起,安国公主府与焱光帝便彻底站在对立面,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除非楚墨愿意加入焱光帝的阵营,并愿意付出能得到焱光帝和白家信任的诚意,否则焱光帝和白家绝不会允许楚墨活着。
以楚墨失踪后被软禁一年多的时间终究还是病死的结果来看,楚墨没有对任何人妥协。
在这个过程中,江南虞氏始终保持沉默。
他们为什么虞珩的话只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他能想通江南虞氏为什么会选择沉默,只是没办法立刻接受虞安和虞瑜在长安为楚墨的失踪肝肠寸断,逼着自己面对楚墨已经亡故的结果时,楚墨正在遥远的江南拖着病体面对群狼环伺。
焱光帝再怎么纨绔不上进、与幼弟争风吃醋、甚至是结党营私,他也是建兴帝与最爱的皇后所育的嫡子。
可以说焱光帝身上的种种坏毛病,建兴帝和建兴皇后的纵容至少要占据大半的责任,余下的少半责任来自焱光帝处处优秀却不幸早逝的嫡长兄。
谁都没办法预料建兴帝纵容嫡次子的底线在哪里。
当时的情况,江南虞氏总共只有两个选择,揭发或者沉默。
江南虞氏若是选择揭发,将楚墨的真实情况告诉安国公主府的襄临郡主虞安。
虞安十有八九会做出与楚墨相同的选择不与焱光帝和白家妥协。
她想要救楚墨,必须将这件事闹大。
如果是武宁朝发生这样的事,武宁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偏心安国公主府,严惩与安国公主府站在对立面的人,不留任何后患。
如果是乾元朝发生这样的事,以乾元帝唯我独尊的性格,必然容不下敢于结党营私的儿子。他会仔细查清楚这件事,依照真相秉公处理。
可惜当时是建兴朝,当家做主的人是建兴帝。
一边是已经犯错无数次,虽然总是被训斥,但从未受到过实质性惩罚的当朝嫡长子。
一边是自从安国公主薨逝就彻底沉寂的安国公主府继承人,已经避世多年从未入朝的襄临郡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