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长平帝的目光在他脸上,生怕会被点名的朝臣道,陛下多虑,事关先帝,怎么谨慎都不为过,想来百姓也很理解您的难处。
穆侍郎所言极是。已经打定主意,长平帝的病情再加重,他就找理由告假的朝臣立刻附和,顺便举荐数名不在场的朝臣去大理寺审问世家罪人。
完全不想往河边靠近半步的朝臣默契的选择拖延,在他们的劝说下,长平帝眉宇间的迟疑逐渐消散。
没错,先帝绝不会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是办事的人有问题。
长平帝打起精神,连下数道旨意。
政事仍旧由安武公主处理。
平息流言之事交给金明公主和平国公。
另点五名以刚正不阿闻名朝堂的臣子,重新审问大理寺中关押的世家罪人。
纪明通人在家中做,差事天上来,忽然见松年举着圣旨念出她和纪成的名字,心脏险些骤停。
软软的倒在宫女怀中,她才猛地醒悟,长平帝正为民间的流言和大理寺的世家罪人头疼,暂时没有精力管她和纪成,也不会知道她和纪成悄悄在外面留宿。
惊吓立刻变成惊喜。
奉旨办差的金明公主和平国公去给长平帝请安时,没能见到长平帝。
长平帝希望他们将所有时间用都在办差上,不必浪费时间来给他请安。
接下来的半个月,纪明通和纪成整日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没踏入过皇宫大门。
多亏松年每日六次的给缠绵病榻的长平帝端败火茶,才没发生陛下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惊悚之事。
负责再次审问大理寺牢狱中世家罪人的朝臣,也没有浪费任何时间。
他们全都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多少有些不懂变通。听闻同僚对他们的闲言碎语,自觉受到侮辱的同时,皆想尽办法的证明自己。
如果先帝真的有问题,别说是为前程隐瞒实际情况,就算是赔上全家老小的性命,他们也要揭穿先帝的真面目!
悄悄留意大理寺动向的朝臣险些被他们刺激的心梗。
这些人竟然每日都将大理寺罪臣的招供贴出来?
他们是疯了,还是想将长平帝逼疯?
朝臣下意识的想要阻止他们。
人还没到大理寺,脑子已经只剩下混沌。
不能去!
这些人九成九会成为长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凡与他们扯上任何关系,都有被长平帝迁怒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