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鹰扬挺替凌灏渊高兴的,怀着愉悦的心情,再一次进到皇宫。
昨日入赘选手们和京城年轻兵将们比武,让武将都挑了不少好苗子。而今天,几大书院的山长、文豪、学识好的文官充当考官,出题考试,让这次比试几乎成了开恩科之类的模式。
考官出题特别多。
还都是实用性很强的题型。
比如占领北国以后,如何管制风沙漫天、缺水缺粮、地广人稀的曾经的北国?
战事告一段落,兵将人数甚多,多余的兵将如何妥善安置?
假如西边发生大旱,流民吃树皮把沿路树木吃得枯萎,流民又如何安置?
……
说好的只是写一篇词儿呢?!
迟鹰扬学的字少,勉强辨认出题目,简直老眼昏花。
翻到最后一张,终于发现了写词儿的地方,把凌灏渊写好的词儿写了一篇上去:
“铿锵刀劈人翻,挽河山,明月乘云踏马、战鏖酣!
干干干!干夷蛮,沙漫漫。日夜盼君凯旋,相见欢。”
虽然格律不对,但豪气万千,还是凌灏渊亲手给他写的!迟鹰扬当然要写上去啦。
完事后,迟鹰扬发现,身边的考生们,不少人都在刷刷刷地写,心中决策文章万千,写的字又工整又方正,都不带停的。
迟鹰扬:“……”
那他不好意思不写啊。
迟鹰扬当场掏出式盘,推了又推,运用还没熟练当代文字,刷刷刷地写下了答案:
“田氏、钱氏、李氏考官面相奇佳,为人方正,为国为民,对北国多有研究,可充当正使;大宁还有一位于丙戌年、青州柏乡出生的吴姓女双儿,带领镖队来往宁北,风土人情甚为熟悉,可充当管制副手……”
“多余的兵将,不可全部放归种田,需挑选水性上佳者,训练成水师,以防三年后十万海寇侵袭西南海域;另,两个月后秋收时节,谨防南北两边,别国山贼入境夺粮,特别关注的粮仓在如下位置……”
“西边大旱五年内不会发生,明年大旱在东北,还需防明年长河决堤改道,洪水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