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2 / 2)

文三贵道:“刚才那位小先生说靖安没这么快出来,我到镇上给你们买些吃食回来,顺便把牛车赶过来。”

陈三娘:“你去吧。”

文三贵起身出去了,陈三娘把安安抱到腿上,两人边坐边等。

到了巳正三刻(10:45),书院里响起一阵钟声,学房里的学子出来放松活动,不过当他们看到偏厅里的陈三娘和安安,都是主动避开,绝不在女眷面前失礼,更不会有人往这边窥探,这便是恪守“非礼勿视”的儒家准则,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李碧存对学生的品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青莲书院也是在午正(12:00)放休,这么算下来,文靖安也只有半个多时辰答卷了。

当然文靖安自己是完全不知道时间的,他只管把自己所学的一字一句写下来,前边两张贴经和墨义已经答完,现在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四书文了。

看着题目“道之以德”四个字,文靖安的解题思路是先从题目出处入手。

这题出自《论语》为政篇,完整句段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成白话文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管理百姓,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不受惩罚,但他们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法来感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廉耻之心,还会主动归服。”

这时文靖安就要感谢八股文的“好处”了,作为科举应试的手段,八股文有一个谁也无法否定的“标准答案”,比如摆在文靖安面前的这道题目显然是要辩论“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这种思辨题目一般都是千人千面,说法不一的,但科举不同,它不要求考生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根据《四书集注》里的释义来做文章就行。

对于“道之以德”这一段,《四书集注》解释得很清楚了——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那么文靖安只需要根据这一条标准解释破题入股,文章主旨肯定不会跑偏了,这就相当于高考作文不会离题,只要写得不是太烂,横竖都能到及格线。

当然,文靖安不是要求那么低的人,抓住主旨之后,他开始谋篇布局,大概轮廓出来之后,打了两遍腹稿,这才开始动笔把文章写下来。

紧赶慢赶,总算在午正(12:00)放课之前把三份卷子全部写好。

停笔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把卷子交给了林宁宴。

林宁宴道:“你先去偏厅等候,先生给答复之后我即刻来知会你。”

文靖安:“有劳了。”

林宁宴指了指大堂最右侧那间房,说道:“那边就是偏厅,你家人都在。”

文靖安:“多谢。”

林宁宴再不多言,带着卷子去找李碧存。

文靖安出了大堂大门,走下院子,从游廊那边抄路去了偏厅。

安安眼尖,一瞧见文靖安便跑过来,大喊道:“小哥哥回来啦。”

文三贵半个时辰之前也回来了,此时和陈三娘一齐往文靖安这边看过来。

最新小说: 快穿之掠夺金手指 我家夫人颜色好 郑屠 重圆(双重生) 后宫林菀传 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娇软老婆,在线饲蛇 穿成反派的娇气小哭包 六零年代好生活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