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连接运河渡口,方便交通便利。一旦此处修建好,附近这一带的贸易经济也会迅速发展。
陈皎此次领了三千人,速度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朝中其他官员的预计。她回朝时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嘉赏。
从长安开始到河口仓,四百里的路程,谢仙卿已经很久没见到陈皎了。
此时见到那个黑了几度的少年,他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他是叫她去修路,又不是叫她去挖煤!
怎么会把自己弄成这样!
因为龙椅在最上首,谢仙卿还戴着冕冠,陈皎根本看不清对方的神情,更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不过要是她知道,估计会忍不住当场骂出来。
她整天顶着太阳在工地曝晒,能不黑吗?!
那顶草帽根本没什么用,陈皎也不可能直接上帘纱。毕竟她对外还是个男子,自己这次修路,乱七八糟的外号已经够多了,她实在不想再多一个小白脸的头衔。
张公公也看得分明,没想到习惯偷懒的陈世子这次居然这么上心,这小脸看起来真遭罪。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陈世子脸上大部分地方都是黑的,有的地方却似乎没被晒到,依旧很白。黑白对比,陈皎的新造型显眼到让人过目不忘。
张公公不知道,这全都是因为陈皎自作聪明,弄的那顶不靠谱的草帽的锅。
他心中咂舌,面上却平静上前,宣旨道:“……陈世子一力监成,赏黄金千两,赐青银光禄大夫。”
“臣谢主隆恩!”陈皎身穿官服,叩首谢恩。
青银光禄大夫乃是从三品,陈皎从前是卫尉少卿,从四品上。这么算来,她也算是升官了。
领完旨,陈皎站回自己的位置。
朝中站序按官员品级大小排列,陈皎升官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年纪轻轻便已是三品大臣,站在队列前茅,就连她舅父她爹都远远站在她后面。
剩下的时间没她什么事,她只需要站在原地发呆,等其他大人禀报事务。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张公公终于高声宣布道:“退朝!”
“陛下有事相商,陈大人留步。”
陈皎毫不意外地被留了下来,其他大臣见此虽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很意外。
毕竟当初陛下还未登基时,陈世子就是对方眼中的红人,经常被留下用膳。如今还牵扯到河口仓的灰泥路,想来陛下要过问一番。
想到这,其他大臣忍不住对永安侯拱手打趣道:“有子如陈大人,恭喜永安侯了。”
太子殿下已继承大统,作为对方心腹的陈皎,前程可谓如日中天。
当初陈世子不学无术,永安侯府为她的国子监考核文章争执,因此被多少人暗中嘲笑。
那时的他们,谁能想到永安侯府会有今日的风光?